小城故事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小城故事 >> 女人要走的路有多少

女人要走的路有多少(1)

发表日期:2011-12-7 18:38:04 作者:佚名 浏览数:

遥远的西汉,一个厚重华丽的王朝。宫廷里丰满着倾城的传奇,铺陈着血腥的争斗,她没有祸乱宫廷迷惑君王的姿色,也没有篡权谋位的野心,但她却舞动着历史的长袖,站在权力的巅峰运筹着一幕幕风起云涌的政治大戏,用繁华雕刻着自己的前世今生,这些,都源于宿命的无奈。

 

王家有女初长成

 

公元前49年的十二月,首都长安未央宫大殿里,满朝文武木头桩子一般立得整整齐齐,听得见殿外寒冬的风呼啸而过。高高的龙椅之上,汉元帝刘奭正襟危坐。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皇后册封大典。此刻,一位站在男人肩膀上玩弄政治的人物正被他们的权力之手缓缓托起,她就是王政君。

从长安向东北一千多里。元城(今大名)王家的底子还算够硬。父亲是廷尉史王禁,早年曾住长安,胸有大志却是个纨绔子弟,他儿女众多。长女君侠,次女政君,政君的两个妹妹君力、君弟;八个儿子阵容庞大,依次为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和王逢时。

这王二姑娘在少女时代就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面如满月,很有福气的样子。难得的是她那种大气厚实的性情,对任何事情都不落爱憎。女大当嫁,上门提亲的人自然很多。可事情就是这么怪,王禁先给女儿许了一个平民,还没过门,那人就一病呜呼了。接着又把她许给一位汉室宗亲东平王为妾,又没过门,那倒霉的东平王又莫名其妙地死了。按照明清之后的说法,一个女人如果和人订了婚后还没过门,未婚夫就死了,就会被责为克夫。而在汉代出了这种事后,就有相士登门祝贺了,恭喜老爷啊,你家出贵人了。你家姑娘一般人家是娶不得的,她是大富大贵的命。女孩总会担当提高家族地位的特殊使命,尤其是漂亮女孩子。王禁于是想到了几十年前父亲得到的那个神秘预言,当年春秋之世,沙麓(沙窝庙沙麓山)暴崩,晋史就曾卜卦,沙麓之崩,实因阴为阳雄,土火相乘。此预示着六百四十五年后,当有圣女兴世。现在,王家迁来,正居当年沙麓之地,时间也合适,恐怕八十年后,王家真有贵女出世兴天下了。’”

也许女儿真的不是池中之物,自然要加以特殊培养。他想有朝一日女孩有出头之日,他相信女孩会有那么一天。

他就这么被人左恭喜一次右恭喜一次,一直等到女儿十八岁。

宫中要人,虽非选美,但要符合良家子的标准。先是乡绅推荐,进而有关当局开始调查。王家有女初长成,无任何不良记录。验明正身无误,招录入宫。

此去千里之遥的京城长安,亦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宫中生活此前只是道听途说。漫漫前途,吉凶未卜,没有人能告诉她,等待她的,是灿若云锦的瑰途,还是一波三折的荆棘之路。

 

从女孩到女人,宿命的选择

 

此时的西汉王朝是汉宣帝刘询当班。宣帝的一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阴谋的侵袭,因此在治国手段上也较为强硬。王二姑娘刚入宫时,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出现令父亲期待的结果,地位还是比较低下,身份只是一个小宫女。和她同时入宫的还有很多小姐妹们,这些正值妙龄面容姣好的女子,没入宫前,一个个都冰清玉洁,像宝玉说的,是用水做的骨肉。可是一旦踏入了皇宫,和皇帝沾了边儿,和政治沾了边儿,本来很清爽的女子,就变了味道。其实,处在当时的环境,又有哪个女人能保持自己精神上的冰清玉洁呢?皇宫里没有善良和邪恶之分,只有胜利和失败之别。

年轻的王政君应该也早意识到这点。史书中都讲王政君的容貌不算最艳丽,但是年轻时的政君一定很可爱,这种可爱在于性情,不完全取决于智商,完全不取决于美丽。皇宫是一个朝新夕旧的地方,她大气而无情的个性,虽然略显得钝,但却厚朴沉实,对很多事情都不会去计较。

如水的时光时急时缓,在仿佛望不到尽头的时间里,她学会了独立坚强地成长,非常职业化地习惯适应并有条不紊地完成每时每刻的宫廷生活。就在此时,事情发生了转机。

汉宣帝刘询的儿子,当今太子刘奭,也就是后来王政君的丈夫当时正爱着另一个女人司马良娣。司马良娣应该是美女,刘奭对她一往情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奭的父亲刘询的性格比较刚硬独断,可他这个儿子生于宫廷,温室里长大,秉性良顺,又没受过什么挫折,读多了书的脑袋里都是子曰诗云仁义道德,但是理解事物实质的能力很低下,活在其父亲的阴影下不免显得过于柔弱。每天被父亲训来训去,这皇太子当的,确实很郁闷。帝王之家无亲情,在寂寞而无聊的岁月里,唯一温暖可亲的,只有司马良娣。刘奭本想立司马良娣为太子妃,等继位后再扶为皇后。可是在基本之外,出现了意外。这位美女红颜薄命,无福消受,一病不起,香消玉殒了。可能是对自己还未来得及展开的精彩人生心有不甘,更不甘心自己死后便宜太子身边那一众情敌们,临死之前她恶狠狠地告诉刘奭说,她只所以这么早死,都是因为他身边那帮小妖精咒的!

红颜知己魂归西天,留给善良的王子以无穷的哀恋与回忆。刘奭太年轻了,对待感情还很执著,他一直无法忘记司马良娣,伤心之余把后宫其他女人都看成谋杀他心上人的凶手,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问题是痴情王子还没有儿子,未来的接班人问题还没有解决。他母后想了很久,这样吧,在宫中挑了五个长相还不错的宫女,站成一排,让儿子挑。我们的女主角王政君就在其列。彼时,刘奭还在扮演痴情的天鹅,沉浸在痛失司马良娣的哀思中不能自拔,对于母亲的这一安排老大不情愿地接受了。

谁说过的,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这一次,衣服帮了王政君。其实,对于下面站着的女孩们,刘奭根本就没有上心,为了照顾母亲的情绪,他很勉强地往下一瞅,偏偏那天王政君穿了一件红色绣花的袍子,颜色在其他女孩中间比较跳跃(政君坐近太子,又独衣绛缘诸于),刘奭一指:就她吧!

在独自一人度过无数个黄昏清旦之后,在孤独和寂寞中,王政君被刘奭这么宿命的一指,饱满的青春将在这偌大的皇宫渐次开放。

青春在骚动不安中含苞待放。这是条艰辛而漫长的成长之路。从女孩到女人没有选择。王政君只有一条路,这条路是她的宿命。

 

做皇上的女人与做皇上的母亲

 

刘奭是否爱王政君呢?也许王政君走不进刘奭的内心深处,她始终在他精神之外游离。所以他与她,始终没有浓酽的欢爱。而且后宫是个美女辈出的地方,很快,刘奭身边的女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傅氏就是一个。心计,是后宫生存的首要资本。傅氏拥有这个资本,再加上她天生丽质,刘奭把目光停留在她的身上就没有再离开。

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的话,王政君还是愿意一直等下去的,不论是一年,抑或是一生。能否等来与刘奭的举案齐眉,到底还是个未知数。一个男人不爱你,你对他好也没用,不好也没用。她只能等待。

可是王政君比其他女人幸运,又或者当年她父亲没有被别人白白恭喜。王政君怀孕了,而且生的是一个男孩。孩子就是未来,孩子就是一切。孩子的爷爷,汉宣帝刘询高兴坏了。打刘奭成人后,汉宣帝就盼着能当爷爷,可是一等等了七八年,一点动静也没有,此时皇长孙降世,真是好兆头,立刻赐名,骜者,千里马也,直接加封皇太孙。王政君也扬眉吐气,成为了太子妃。这个孩子生得是时候,同时也保住了刘奭的太子位。一直以来,对于刘奭这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儿子,刘询总有种虎父犬子的窝囊感觉,想废了他的太子位。可是刘奭亲妈家族势力太大,他又是亡妻留下的独苗,不忍伤了地下之人的心,犹豫来犹豫去,正好王政君生下了第三代人,抱孙的喜气冲淡了对儿子的怨气,一拖两拖地竟把刘奭拖过了最危险关头。

皇太孙刘骜3岁的时候,汉宣帝刘询归天,刘奭继了位,是为汉元帝。在任命皇后一事时,他又犹豫了。他是喜欢傅氏的,本想立傅氏为后,可是王政君是宣帝钦点的太子妃,又为他生了儿子。一边是傅氏的嘤嘤泣泣,一边是父亲定的皇太孙,两难呐!犹豫了整整三天后,还是以大局为重吧,册封了王政君为大汉皇后。在皇后之下又设昭仪位,封傅氏为昭仪。

在经过这么一场后位争夺战之后,心有余悸的王政君应该明白了:在宠爱和权势面前,爱情、亲情都是武器,丈夫、儿子都是工具。翻脸无情的帝王之家,只有权力才能成就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