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荟萃
艺文荟萃
会员作品
演展空间
才艺星光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文化长廊 >> 艺文荟萃 >> 《水浒传》中的大名府

《水浒传》中的大名府(1)

发表日期:2011-12-7 15:59:29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一部《水浒》传天下,世人皆知大名府。一百二十回《水浒传》,涉及大名府的有十八回之多,四万多字。其中直接描写大名府或与大名府有关的人或事的就有十三回,可见大名府当时做为北宋陪都北京的重要地位。

涉及到大名府的人物: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青面兽杨志、急先锋索超、大刀关胜、浪子燕青、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石将军石勇等八人,占一百单八将的百分之七强。其中明确指出是大名府人氏或土居大名的就有卢俊义、燕青、蔡福、蔡庆、石勇五人,杨志和关胜则是在大名为官(杨志被梁中书破格提拔为大名府管军提辖使,关胜则在征方腊得胜还朝后被太上皇宋徽宗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不是大名府人。索超原系大名府正牌军,后与杨志比试不分上下也被梁中书破格提拔为大名府管军提辖使,究竟是哪里人氏书中没有交待。此外还有大名府的隐士许贯中,北京大名府留守司留守梁中书、兵马都监闻大刀闻达、管军都监李天王李成、首将王定、副牌军周谨,曾押送过林冲到沧州充军后押送卢俊义到沙门岛充军的觧差董超、薛霸,卢俊义的管家李固、老婆贾氏等,一个个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拍案叫绝。

为进一步挖掘大名府的文化资源,笔者不揣鄙陋,将《水浒传》中涉及大名府的相关篇章摘录出来,加以分类整理。并分为涉及目录篇、景物描写篇、人物描写篇、故事情节篇四个部分,展示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进一步研究大名府文化,为加快大名翻身和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涉及目录篇

 

《水浒传》中涉及到大名府的篇章共有十七回,其中直接写大名府或大名府人物的有十八回,这节篇章分别是(加粗部分为仅仅提到大名府的事或人,而无直接描写大名府人或事内容的):

1、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2、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3、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4、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5、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6、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7、第三十四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8、第五十九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9、第六十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10、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11、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12、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13、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14、第六十五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15、第六十六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16、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17、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18、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二、景物描写篇

 

(一)梁中书在提拔杨志、索超并为管军提辖使后,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的景物描写。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二)大名府年例一如东京故事,元宵节大张灯火的描写。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大龙两条,每片麟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翠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著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城坊隅巷陌该管厢官每日点视,装扮社火;豪富之家悬挂花灯。远者三二百买,近者也过百十里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将灯到城货卖。家家门前扎起灯栅,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骨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点灯。城中各处宫观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设灯火,庆贺丰年。

(三)关于大名府城内翠云楼的描写。原来这座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元宵节阁子内,吹笙萧,动鼓板,掀云闹社,子弟们闹闹嚷嚷,都在楼上打哄赏灯。

(四)宋江收了关胜后二打大名府的一段天气情节描写。梁中书在城中,正与索超起病饮酒。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铁甲如冰。

 

三、人物描写篇

 

(一)河北玉麒麟卢俊义。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有诗一首,单道卢俊义这条好棒:挂壁悬崖欺瑞雪,撑天柱地撼狂风。虽然身上无牙爪,出水巴山秃尾龙。

(二)青面兽杨志。《水浒传》中对青面兽杨志在大名府和急先锋索超争雄的描写:头戴一顶铺霜耀日镔铁盔,上撒着一把青缨;身穿一副钩嵌梅花榆药甲,系一条红绒打就勒甲绦,前后兽面掩心;上笼着一领白罗生色花袍,垂着条紫绒飞带;脚登一双黄皮衬底靴;一张皮靶弓,数根凿子箭;手中挺着浑铁点钢鎗;骑的是梁中书那匹火块赤千里嘶风马。看那马时,又是匹无敌的好马。但见:鬃分火焰,尾摆朝霞。浑身乱扫胭脂,两耳对攒红叶。侵晨临紫塞,马蹄迸四点寒星;日暮转沙堤,就地滚一团火块。休言南极神驹,真乃寿亭赤兔。

(三)急先锋索超。身材七尺以上长短,面圆耳大,唇阔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头带一顶熟钢狮子盔,脑后斗大来一颗红缨,身披一副铁叶攒成铠甲,腰系一条镀金兽面束带,前后两面青铜护心镜;上笼着一领绯红团花袍,上面垂两条绿绒缕颔带;下穿一双斜皮气跨靴,左带一张弓,右悬一壶箭;手里横着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监那匹惯战能征雪白马。看那马时,又是一匹好马。但见: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冲得阵,跳得溪,喜战鼓,性如君子;负得重,走得远,惯嘶风,必是龙媒。胜如伍相梨花马,赛过秦王白玉驹。

(四)浪子燕青。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三牙掩口髭须,十分腰细膀阔,戴一顶木瓜心攒头巾,穿一领银丝纱团领白衫,系一条蜘蛛斑红线压腰,著一双土黄皮油膀夹靴;脑後一对挨兽金环,鬓畔斜簪四季花朵。一身雪练也似白肉,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著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不止一身好花绣,更兼吹得弹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得诸路乡谈,省得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得,拿著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亦且此人百伶百俐,道头知尾。本身姓燕,排行第一,官名单讳个青字。北京城里人口顺,都叫他做浪子燕青。

(五)大刀关胜。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须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六)石将军石勇。戴一顶猪嘴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金不换扭丝铜环;上穿一领皂衫,腰系一条白搭膊;下面腿护膝,八搭麻鞋;桌子边倚着短棒;横头上放着个衣包;生得八尺来长,淡黄骨查脸,一双鲜眼,没根髭髯。

(七)大名府隐士许贯忠。目炯双瞳,眉分八字。七尺长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须。戴一顶乌绉纱抹眉头巾,穿一领沿边褐布道服。系一条杂吕公,著一双方头青布履。必非碌碌庸人,定是山林逸士。

 

四、故事情节篇

 

涉及到大名府的有关篇章按章节直接摘录,与大名府内容关系不大的则简单概括或用省略号省略。不加评论。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杨志在东京汴梁穷窘潦倒,在天汉桥杀死没毛大虫牛二,被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杨志同两个公人不数日来到北京,入得城中,寻个客店安下。

原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那留守唤作梁中书,讳世杰,他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当日是二月初九日,留守升厅,两个公人解杨志到留守司厅前,呈上开封府公文。梁中书看了。原在东京时,也曾认得杨志,当下一见了,备问情由。杨志便把高太尉不容复职,使尽钱财,将宝刀货卖,因而杀死牛二的实情通前一一告禀了。梁中书听得大喜,当厅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押了批回与两个公人,自回东京了,不在话下。

只说杨志自在梁中书府中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梁中书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恐众人不伏,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当晚梁中书唤杨志到厅前,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不知你武艺如何?杨志禀道:小人应过武举出身,曾做殿司府制使职役。这十八般武艺,自小习学。今日蒙恩相抬举,如拨云见日一般,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梁中书大喜,赐与一副衣甲。当夜无事。

次日天晓,时当二月中旬,正值风和日暖。梁中书早饭已罢,带领杨志上马,前遮后拥,往东郭门来,上得教场中,大小军卒,并许多官员接见。就演武厅前下马,到厅上,正面撒着一把浑银交椅,坐下。左右两边,齐臻臻地排着两行官员,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副牌军。前后周围,恶狠狠地列着百员将校。正将台上立着两个都监:一个唤做李天王李成,一个唤做闻大刀闻达,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统领着许多军马,一齐都来朝着梁中书呼三声喏。却早将台上竖起一面黄旗来,将台两边左右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发起擂来。品了三通画角,发了三通擂鼓,教场里面谁敢高声。又见将台上竖起一面凈平旗来,前后五军,一齐整肃。将台上把一面引军红旗麾动,只见鼓声响处,五百军列成两阵,军士各执器械在手。将台上又把白旗招动,两阵马军齐齐地都立在面前,各把马勒住。

梁中书传下令来,叫唤副牌军周谨向前听令。右阵里周谨听得呼唤,跃马到厅前,跳下马,插了鎗,暴雷也似唱个大喏。梁中书道:着副牌军施逞本身武艺。周谨得了将令,绰鎗上马,在演武厅前,左盘右旋,右盘左旋,将手中鎗使了几路,众人喝采。梁中书道:叫东京对拨来的军健杨志。杨志转过厅前,唱个大喏。梁中书道:杨志,我知你原是东京殿司府制使军官,犯罪配来此间。即目盗贼猖狂,国家用人之际,你敢与周谨比试武艺高低?如若赢得,便迁你充其职役。杨志道:若蒙恩相差遣,安敢有违钧旨。梁中书叫取一匹战马来,教甲仗库随行官吏应付军器,教杨志披挂上马,与周谨比试。杨志去厅后把取来衣甲穿了,拴束罢,带了头盔、弓、箭、腰刀,手拿长鎗上马,从厅后跑将出来。

梁中书看了道:着杨志与周谨先比鎗。周谨怒道:这个贼配军敢来与我交鎗!谁知恼犯了这个好汉,来与周谨斗武。不因这番比试,有分教,杨志在万马丛中闻姓字,千军队里夺头功。毕竟杨志与周谨比试,引出甚么人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