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金滩镇乡师

金滩镇乡师

发表日期:2011-12-1 17:18:28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三十年代中期,我曾在金滩镇乡师教学,这所学校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培养师资及革命人才方面,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金滩镇濒临卫河东岸,毗邻山东。早在三十年代,金滩镇一带地瘠民贫,教育更不发达,多数村庄连一座象样的小学校都没有。村里的中学生、师范生、大学生象凤毛麟角,就是想找一个教孩子识字的小学先生也非常困难。

那时在河北省教育厅任职的阎承之(名继善),是紧邻金滩镇的卫河西岸北桥口村人,北洋师范毕业。民元后曾任大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校长,旋调河北省教育厅主任科员、督学。他慨叹大名县教育落后,师资缺乏,一再向省方建议,多建立师范学校,大力培养优秀教师。

再者,在金滩镇担任公立第一完全小学校校长的主慕五(名树彬,张集乡翟滩村人,优级师范毕业,民元后历任大名劝学所、教育局视察委员、督学、校务主任),他偕同县教育局积极向省方呼吁,请准予成立师范学校。

这样在省教育局阎承之的多番建议下,在县教育局的积极要求下,一九三二年蒙省方批示:准予在金滩镇成立乡师。

金滩镇乡师没有开扩新校址,暂时附设在金滩镇公立第一小学校内。教育经费由省教育局拨发一部分,由县教育局拨发一部分,大部分是由公立第一完全小学塾补。

金滩镇乡师第一任校长是郭镜宇,名光华,大名县郭庄人,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一九三六年郭镜宇调离他职后,由武勇三继任校长。教导主任是阎万珺,魏县牙集人,河北大学肄业。先后在金滩镇乡师任教的有:贾培元、郭养之、孙法尧、霍竞吾、郭俊之、甄升平、裴卜祥(志耕)、任慎斋、崔炳南,赵望斗(之山)等。

金滩镇乡师招生对象是应届高小毕业生,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三年毕业。一九三二年暑假招收了第一班学生共六十五人,一九三三年暑假招收了第二班学生共六十人,一九三四年暑假招收了第三班学生共五十人。

一九三三年春在校院内为金滩镇乡师添建了一列标准讲室和教职住室。

金滩镇乡师共招收了三个班,按时毕业的只有一、二两个班。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攻占了大名,第三班还没等毕业,学校就被迫停办。从此金滩镇乡师也就结束了它的历史。

金滩镇乡师采用的课本为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等学校适用课本。学校设有:数学(有几何、代数、三角、部分透视)、国文(付东华编选的、古典占半数)、历史(顾颉刚编的)、地理(中外地理)、公民(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八德教育)、美术、音乐,体育,还有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每天上六节课,早晨一节,上午三节,下午两节。每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办有墙报、黑板报。还进行作文展览,国内外时事讲评。课外还经常进行网、兰球比赛等活动。

在这五年的教学时间里,曾发生过的两件事,使我印象很深,至今忘记不得。

一件事是一九三五年春末,有一天冀南专员兼大名县长马润昌,带领军警乘专车来到学校。随即召集全校教职员,具结盖章,填写表册。这张表是打印好的,你只填上你的名字,盖章划押就行了。这表上的大意是:具结证,今后永不参加任何异党……,如有违误,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具结人:xxx

                                                                                                                                      年  月  日

大家逐一当场填写完毕,马润昌当即一一验收在手,二话没说向手下人一挥手,登车飞驰回衙去了。

另一件是所谓学潮。一九三六年夏初,马润昌又突然带领一些军警来到学校。当时传听到他一句话:闹学潮可恶并当即写下手谕:立即将贾培元、孙法尧、霍竞吾三人革职,驱逐学校。还将学生袁宝符、韩国宝开除,扣押监狱。

这所乡师从成立到结果,虽只经过了简短的五年,但成效还是丰硕的。毕业的一、二班学生和肄业的第三班学生,·七事变后,分别投入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在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特别是这些学生回村后,积极创办学校,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培养革命人才做出了更大贡献。一班学生孟繁宗大名西孟村人,几十年先后任教师、校长,李廷献大名劝善村人,半个多世纪辛辛苦苦教书育人,王光宗大名翟滩村人,曾任文教干部,还在省广播站工作过,他们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一班学生田辛茹大名樊河道村人,先后任教师,大名县文教局长、大名一中书记,大名县统战部副部长,兢兢业业地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一班学生袁宝符大名前现城人,唐健民大名刘庄人,都曾任教师后参加解放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战斗奋不顾身。二班学生阎学礼魏县牙里集人,抗战期间在石家庄区任区长,解幼之大名谢儿寨人,曾任万堤区区长,他们都为民族的解放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二班学生韩国宝大名郑寨村人,事变后亲赴聊城参加范筑先部队,后被捕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三班学生安伟昌南乐县冯家堤人,事变后赴延安二纵支队任秘书。康敏大名赵站人,曾任元城县抗日政府救国会主任。建国后曾任省农业系统负责人。

金滩镇乡师培养的学生,对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党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是萃萃学子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换来的,但乡师的启蒙教育,园丁的辛勤耕耘,确实为他们革命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名文史资料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