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回民迁大史料佐证:大名城关镇南关东街清真寺碑文

回民迁大史料佐证:大名城关镇南关东街清真寺碑文

发表日期:2011-12-1 15:32:34 作者:佚名 浏览数:

礼拜寺碑记

 

外诸夏者,凡五十有七国,国异,政土珠俗,各有主之者,咸称圣人焉。其在西域,有迈德那者,其圣人讳穆罕迈德,生而神灵,有大德。其教为最正。而诸国之近者咸宗焉。尝考其教大要,以敬天为主,以清心寡欲为训,而正纲常,辫义利,审取舍,昭淑慝,以垂劝戒者,大抵皆归于道也。其异于诸夏之圣人者,盖寡矣。隋开皇中,其教始入中国,厥后流衍散漫于天下,日益以蕃。及我朝,奄有万方,四夷来享,而是国之奉珍入贡者,为独多。从而,内徙者遂建寺以处之,俾崇奉其教。其建于大名而主其教者,杨济民也。济民博通国书,奉行惟谨。来谒予曰:是寺也,所垂吾圣人之道,而信于众人者也,无文以记之,恐世远而人玩,敢以是请。于惟万物之生本乎天,而所以事天者,一言一蔽之曰敬己。尧典首钦若之文,虞廷谨敕天之戒,恐惧著于大易,休咎衍于箕畴,自古圣贤,未有不以敬天为急者。然敬天之意存与中,而礼拜者,所以将其敬也,建寺者,所以洁其地也。圣人之制礼,其所以正人心、扶世教者,英此为大。子率群众而从事于此,可谓能崇其教矣。虽然,吾扰有说也,天道善善而恶恶,故易以遏恶扬善为顺天。五典克从敦天叙也,五礼克庸顺天秩也,无敢戏豫敬天怒也,无敢驰驱敬天渝也,于时保之畏天威也。信斯言也,则其静与天游,动与天俱,诚中达外纯于善,而不杂于恶,而所以敬天者有其本矣。不然,虚礼虽隆,而实德以泯,圣人立教之意孤矣。子当求其本而谨之,使无孤圣人之意可也。济民再拜曰,敢不从

命!遂书以为记。

 

侧背文

 

南关西街一处。乾隆十五年甲辰修。内设义学一所,义学田三十七亩。南关石坊院一处。内有义学。

龙王镇一处。内有义学,外有义地。

按:大名之回民,明永乐二年,自顺天府大兴县枯柳树村迁至元城县钟鼓楼村。钟鼓楼村者即善乐营之旧名也。大名之有回民实自此始。至正德时始建寺,崇祯十七年重修。

城北二十里马时庄二处:曰东寺、曰南寺。

按:明宏治二年,马良由宏农县孔家洼迁此建寺,后有郡城南关之马氏移于北村,称为西马。二氏本非一家,故通婚姻。又建南寺。称旧寺曰东寺。

旧城大街一处。康熙五十年重修,嘉庆二十二年再修。内设义学,外有义地。

金滩镇一处,亦有义学义地。

 

 

(文史办录自大名县志——《礼拜寺碑文》,正文参阅了乾隆年本和民国二十三年续修本。续修本之个别错字,以乾隆本为准做了修订。呼文华断句,标点)。

 

 

 

                                                              (大名文史资料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