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怀斌,1955年10月出生,河北省大名县王村乡西店店东村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8月入党,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涉外经济专业毕业,本科学历,曾任解放军某部警卫员、放映员、副班长、班长、代司务长、修理连排长兼电气技师,解放军某部技术部助理员,中共邯郸市委办公室干事、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秘书一科副科长、秘书一处处长、秘书处处长、办公厅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正县)等职。现任中共邯郸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兼任河北省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副会长、邯郸市机关事务工作协会会长。
一
杨怀斌出身农村,家境贫困。也正因如此,使他自幼铸就了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与人为善、自强不息的品质。他8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7岁高中毕业。学生时代,他除了积极响应毛主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伟大号召,刻苦钻研课本知识外,还学习了许多像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一样的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从中,他深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十分珍惜。中学阶段,他积极求进,在紧张、充实中度过,较好掌握了基础文化知识,为以后的人生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高中毕业后,他在家呆了一年。1973年12月,应征入伍。入伍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科学文化知识,坚持刻苦训练。新兵训练时,摸、爬、滚、打,没有白天黑夜之分,长途拉练、急行军,一场接一场,他从没掉过队。通过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他就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百姓到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实现了他人生道路上一大转折。此后,他先后担任警卫员、放映员、副班长、班长、代司务长;1976年8月,他加入了向往已久的党组织;1977年,他被选送到解放军某部工厂和上海、无锡、扬州光学仪器厂学习激光和夜视夜描仪器原理与修理。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完成了3项激光测距检修方面的技术革新,新装甲兵杂志刊登推广,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好评。1979年1月,由于政治素质强、军事技术过硬、作风扎实严谨,他被提任解放军某部修理连排长兼电气技师,同年10月,被任命为解放军某部技术部助理员。
9年的军旅生涯,不论什么任务,他都能很好地完成,先后荣获连、营、团嘉奖多次。1980年,在全军综合技术比武考核中,他取得全军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北京军区授予嘉奖,荣记三等功一次。部队这所大学校、大熔炉,不仅增长了他的才干,培养了他能文能武的本领,更磨练了他敏捷、果敢、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二
1983年1月,杨怀斌从部队转业到邯郸市委办公室工作,先后任信访处干事、办公室干事、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秘书一科副科长、秘书一处处长、秘书处处长、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正县)。一直从事和分管办公厅秘书行政工作。期间,曾分管秘书处、秘书二处、接待处、老干处、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印刷厂等单位。
秘书行政工作是办公厅(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下如何为领导当好参谋、搞好服务这一大课题,他和同志们一起,从日常工作抓起,从确保市委和市委办公厅正常运转抓起,从开创性工作抓起,积极探索秘书行政工作的新机制、新办法。
秘书行政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头绪繁多,工作制度建设尤其重要。为此,他组织同志们认真学习标准化管理知识,按照市委领导的要求,制定完善了《每月例会制度》、《秘书行政工作评比制度》、《值班交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收发室工作制度》、《复印机管理制度》、《办公耗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议审批办法》、《会议组织规范示意图》、《文书运转工作标准》、《档案管理工作标准》、《接待工作标准》、《重要接待活动程序示意图》、《车辆卫生标准》、《车辆准时标准》、《驾驶员熟悉路线和服务项目标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辑印了《秘书行政工作手册》、《车辆管理手册》、《保密手册》等工作手册,对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作了明确规定,使各项工作都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会议组织与领导活动安排是秘书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每年要组织各种会议140余次,领导活动120余次。2001年7月8日至12日,召开邯郸市第六次党代会,出席代表500人,列席代表、特邀人士140人,工作人员400人,规格高、规模大,是邯郸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要求,他安排会务组提前一个月制作文件包、出席证、纪念封、座位号等特别制品26种2300O余件。800多人就餐分不同情况安排了7个就餐地点。由于市二招会议厅面积大、参会人员多、天气炎热,他安排工作人员提前12个小时打开空调,并昼夜派人值守,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准备工作。为确保工作万无一失,他和同志们一起驻会值班,及时解决问题。7月8日晚10时20分,有线电视信号突然中断,他及时与宣传部、广电局、线路丛台站等单位联系,从排除故障到恢复正常,仅花20分钟。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好评,市领导的肯定和120多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便是对他工作追求高标准、服务追求高质量的最好佐证。接待工作既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工作,它是展示一个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工作水平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检验一个地方工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每年要接待宾客600多批、5000多人次,其中省部级30批左右,中央级的也有3至5批。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尉建行、贾庆林、宋平、刘华清、孙孚凌、张全景等中央领导来邯视察,前期准备工作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1999年9月12日,朱镕基总理来邯视察,他组织人员制定专门接待方案,反复到考察点踩点,召集有关部门和县 (市)区负责同志逐项研究,并将责任分解到单位和个人,同时还组织有关人员模拟推演,按分钟制定出活动时间表,确保了接待任务圆满完成。他教育接待处的同志,要把每一次接待任务都看成是展示邯郸形象、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交往的极好机遇,在接待工作中为邯郸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为此,他身先士卒,主动向来宾介绍邯郸在建重点项目、经济发展思路和优惠政策,还陪同来宾到相关部门联系业务、沟通关系、考察合作项目,促进了多个意向性意见,取得可喜成果。1996年,邯郸宾馆贵宾楼刚刚启用,收费较高,他先后两次召集市委、币政府两办接待处和宾馆负责同志研究接待办法,统一了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在贵宾楼的接待范围和食宿标准,规范了服务,节约了经费。此后,在来邯宾客人数逐年增多、活动时间逐年增长的情况下,每年节支都在50万元左右。
在主管办公厅财务工作期间,他时刻提醒自己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坚持不贪不占,不以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当时办公经费紧张,他一方面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一方面加强严格管理,注意在文件印刷、办公用品购买、汽车油修、接待费开支等方面厉行节约。对车辆采取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定额配油,每年都能节省汽油1.5万升,节约经费20万元。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他想方设法筹资I50多万元,建起了市委自动化中心机房,为各办公室配备了微机,为全厅实现办公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办公厅更新车辆6辆,方便了工作。
不仅如此,杨怀斌还十分重视开创性工作,探索秘书行政工作的新机制、新办法。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1997年他曾提出的秘书行政工作“六化”的工作要求,即:基础工作标准化、日常工作规范化、无序工作有序化、服务工作超前化、定性工作定量化、科室办公自动化,使市委办公厅秘书行政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在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上,实现了由单纯的办事服务向高素质的综合服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转变;在秘书行政管理上,实现了由简单无序操作向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在协调功能上,由直线、单程、封闭式服务办事向综合协调、适度开放转变。不仅对全市党委系统起到了指导规范作用,而且受到了国内秘书界的广泛好评,《秘书工作》、兰州大学《秘书之友》、《国家档案》等多家秘书期刊向全国推广。
为加强县 (市)区党委办公室的工作交流与合作,他倡导以基础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各县 (市)区党委办公室系统秘书行政工作评比,创办了《秘书行政工作通讯》,对各县 (市)区委办公室和市直单位秘书行政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他提出,秘书行政工作人员要做到 “四勤”,掌握“四熟”,达到“四能”,“ 四勤”,即“勤学、勤问、勤思、勤谋”;“四熟”,即“熟知工作职责、熟记业务知识、熟悉本地情况、熟练操作现代办公设备”;“四能”,即“能办事、能办会、能协调、能办文”,努力使大家都能成为秘书行政工作的“多面手”。
在2001年度的述职报告中,他这样叙述:一年来,全厅共办理值班报告1100余份,收发传真970余份,接发电话60000余次,接待来访人员9000余人次;组织各种会议140余次,领导活动120余次;收发办理中央、省、市各类文件材料132.5万份,档案组卷250卷;《当代河北》、《中办通讯》征订按要求完成任务;接待宾客551批2224人次;妥善处理了两位市委原领导的后事;车辆行驶80万公里,节省汽油1.5万升,节约经费20万元,车辆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安全行驶无责任事故;投资160多万元,购新车4部、微机7套,更新领导办公家具6套、会议室家具1套,维修改造办公室4间,安装电话10部,落实文明单位奖等项奖励所需资金12万元;组织老干部外出参观10次,完成了老干部体检工作;印制文件4600多份,完成产值100多万元,实现利润30多万元;一期集资建房84户入住,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罗列,却包涵了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身先士卒的勇气、以身作则的感召,带领秘书行政战线同志们勇于改革、开拓进取,付出的辛勤劳动,是对他全身心投入秘书行政工作,搞好“三服务”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