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当代人物
游子风范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大名人物 >> 历史名人 >> 权屹夫生平

权屹夫生平(2)

发表日期:2011-11-9 17:43:24 作者:佚名 浏览数:

在对日伪军进行武装打击的同时,还对日伪军进行了分化瓦解工作,也收到了很好效果。我敌工队每到夜晚,就深入到敌人炮楼附近,先挖好掩体,后我敌工队员和日本反战同盟同志,用中日混合语,向敌人做宣传工作。向他们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几千年来,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友好相处,日本人不要打中国人,你们不该抛弃妻子儿女到中国来,不要为天皇卖命。开始时,敌人不断向我们开枪,后经不断工作,敌人态度有所转变,由打枪变为对话,有时还互相要求唱歌。日本反战同盟的同志就唱些日本歌曲,用以引发日本军人的思乡之情,瓦解他们的斗志。同时,敌工队还向伪军做工作,要求他们不要死心塌地为鬼子卖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要有一颗中国心。要学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同时明确向他们宣布:我们对他们都记有一本帐,每做一件好事记个红点,每做一件坏事记个黑点。最后胜利一定是中国人民的,到那时,就要按每个人的红、黑点多少给予不同处理,使伪军不敢轻举妄动。19435月,我八路军游击队派人去于旺庄炮楼同敌人进行交涉,讲清抗战必定要胜利的形势,讲明我拔掉炮楼的决心和继续当伪军死路一条的后果,劝其投降。伪军头目董兆瑞慑于抗日武装力量,愿意立功赎罪,协助拔掉炮楼。当八路军游击队到达炮楼时,50名伪军即缴械投降。

1942年,权屹夫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抗战形势和任务,进行抗日斗争,领导三区群众,打击和镇压了少数坏人,粉碎了地主武装夺取政权的阴谋,为巩固卫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1942年秋一天晚上,铁卜营炮楼伪军到东劝善村抄三区区长权屹夫的家,妄图将权屹夫堵在家里抓获,由于权屹夫当晚不在家,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问家人权屹夫在哪里?家人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伪军便脑羞成怒,将权屹夫父亲权高岭、哥哥权凤、侄子权景尧和权景明(又名权世光)五花大绑,押回炮楼关押,并抢走了牲口等东西。我方得到消息后,即向伪军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向他们讲明:谁做一件好事,给谁记一个红点;谁做一件坏事,给谁记一个黑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伪军由于惧怕我方对其惩罚,不得不将4人放回。

1943年春天某日晚上,任四区区长的权屹夫到所辖沙河路村工作。日伪可能得到了情报,于拂晓,突然将沙河路村包围。敌人封锁严密,三步一岗,两步一哨,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只等天亮挨家挨户搜查,声言一定要抓住八路军的区长,情况万分紧急。由于势单力薄,硬性突围已是不可能。如果藏在群众家里,一旦天亮敌人进行搜查,不但自己跑不掉,而且还会株连群众。怎么办?经过一阵紧张的思考,他做出了一个大胆果断的决定:从敌人眼皮子底下走出去!在群众的帮助下,找了一套破旧的棉衣穿上,腰扎一条烂草绳,肩披一条补钉叠补钉的面口袋,完全像一个要饭的叫花子(乞丐)模样,再手拿一块花生饼(楂油后剩的渣子),沿着街道边走边啃,敌人一看是个要饭的,就没引起注意,他硬是大模大样地从村口敌人岗哨面前走出村子。待天亮敌人搜查了半天也没搜到区长,方回过味来调头追赶,但这时权屹夫已转移得无影无踪。

1943年 4月,元城县县长张越、秘书陈郁(本名杨清华,女)和公安队长冀宏谋、区文书张鹤亭带管理员王学义、收发员张峰、会计李举之及公安队一个班到三区后寺庄村借粮。由于汉奸宋满贵(后被处决)向孙甘店炮楼敌人报信,被伪军李明言带兵包围。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时任四区区长的权屹夫回东劝善村家里听到消息,便迅速到刘庄与卫东支队取得联系,支队领导当即派两个连和二区基干队及时前往,在拂晓时,内外夹击将伪军打跑,县长张越等得以解围,我无一伤亡。

1943年秋,为防止敌人偷粮、抢粮、挖粮,权屹夫遵照上级指示,领导四区群众快打、快收、快藏。各村以民兵为基础组织护秋队,他们吃住集中、轮流巡逻,同时开展全民性藏粮活动,创造出双墙壁、假火炕、地洞、地窑等多种藏粮办法,使敌人得不到一粒粮食。

1943年春秋,元城县相继发生旱、风、涝和蝗虫自然灾害及霍乱病流行。仅元城县就有6万多人饿病死亡或逃往他方,占全县人口的一半。权屹夫在领导群众与敌人开展游击战的同时,还开展了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认真贯彻我民主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一、机关干部节衣缩食,部队机关要参加大生产,以达自给;二、分配贷种发放救济粮。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由部队配合到外地运粮,以工代赈;三、向地主展开借粮斗争;四、藏粮、护粮、反扫荡。通过艰苦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旱、风、涝和虫灾造成的损失。另外,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还发动乡村中医积极推行土法、便方,全民开展灭霍乱运动,控制了霍乱病的漫延和发展。

194311月,中共北方局和冀南区党委集中冀南地方县、区级和军队团、营级干部700余人到太行山偏城县西峪和东西安居村进行整风,大名县陈自力、连守元,元城县权屹夫和曹子丹、梁泽南、郭广运、杨华民等参加。共编成两个大队(亦称后梯队),6个中队,一大队为县、团以上干部,住在北方局党校;二大队为区、营干部,住在冀南党校。整风工作由冀南区党委书记李菁玉、北方局宣传部长李大章同志负责领导。整风共分为四个阶段:学习文件,提高认识;审查干部,书写自传;自我坦白,进行反特;甄别平反,进行总结。这次整风纯洁了组织,整顿了思想和作风,提高了大家的马列主义水平。但由于负责这次整风的同志,贯彻了” 的错误路线,对干部大搞逼供信,造成反特扩大化,伤害了许多干部。如广平县参加这次整风的共有王培育、周良辰、么润生、王风春、张致远、刘萍和李冀斋7人,就有5人被打成特务。党中央发现这一严重问题后,及时进行了纠正,对整错了的同志予以平反。虽然平了反,不少同志由于挨了整,思想上还有怨气。冀鲁豫边区宋任穷、张霖之同志受毛主席和党中央委托,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特来看望大家,赔礼道歉,反复作解释工作:请同志们放心,党组织对同志们还是信任的。使绝大多数同志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于19455月愉快地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权屹夫即到冀鲁豫七专署工作。

权屹夫的家庭是一个革命的家庭,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队伍里,是远近闻名的堡垒户,掩护了大批革命同志,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地工作的同志就吃住在权屹夫家里,如当时的冀鲁豫七地委书记、解放后在四川省任省委副书记的许梦侠同志。来往路过的同志也在权屹夫家里吃住,如当时的冀鲁豫七地委副书记、解放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杨易辰同志。抗战胜利后,权屹夫家被抗日政府誉为抗日模范家庭,并颁发抗日荣府光荣扁一块,悬挂在权屹夫家大门上。

 

三   解放战争时期

 

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争取和平的同时,我党已充分估计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可避免。党中央于915日发出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到东北工作,并从各解放区抽调10万大军,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以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07日,冀鲁豫行署冀南办事处发出训令:查东北解放后,需要大批本地干部开辟与巩固工作。为此本处决定:凡原籍东北、工作于冀南区的政权干部,无论男女及职务重要与否,一律抽送东北工作。同时也抽调一些非东北籍干部去东北工作。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冀鲁豫七地委从地委、专署、军分区和所辖各县抽调近200名党政军干部组成赴东北干部团。其中有杨易辰、赵西岳、孙良才、鲍廷干、权屹夫、岳仲轩、陈法平、张鸣夫、刘增瑞、李一黎、王树仁、宋鉴、衣结夫、邢书琴、杨见远、杨清修、袁近明(女)、李艳萍(女)、于振华、肖赛(女)、常进贞(女)、李敬(女)、刘波(女)、李英华、魏敏(女)、范鲁民、陈德平、王辛(女)、王俊生、庞勃(女)、杨大伦、杨阳、何火、何秀廷(女)、文彬、徐锦明(女)、张长智、曹丕堂、赖齐峰、阮家才、虞振华、刘开平、沈力(女)、李超、王兆民、牛秀庭、何郁亭、李从芳(女)、王德禄、田云、胡祥林、乔明礼、韩鸿林、杨海峰、邱保德、袁化冰、陈福隆等。干部团由七地委副书记杨易辰同志率领,权屹夫任干部团秘书。1012日,干部团从山东省冠县某地步行出发,一路之上各地抗日政府和军队热情接待,派人带路,通过敌占区平津铁路时,当地部队护送过路。快到山海关时,得知国民党军队由美国军舰载运在秦皇岛登陆,干部团已无法从山海关通过,只好沿长城南侧往西走,绕道界岭口(古北口)出关,经热河省到锦州,一星期后乘火车到达沈阳皇姑屯车站。在步行进入沈阳市区途中,地方干部团的李林同志便被敌人的流弹击中牺牲。

 


权屹夫(前排中)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

 

194511月,在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和苏联的强大压力下,中共中央决定东北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中共辽宁省工委派张培华、邱含光、权屹夫、罗宾儒、吴斌、石敬远等同志到辽西省(后为辽吉、辽北省)康平县接收政权。由张培华、邱含光和权屹夫组成中共康平县委员会,张培华任书记,权屹夫任组织部长。邱含光任县长,罗宾儒任县政府秘书,吴斌任县公安局长,石敬远任保安团参谋长。同时从冀中、冀鲁豫、延安、新四军派来的一批干部陆续建立了8个区政府和区小队。当时,县、区、乡政权均被伪满官吏、地主恶霸、汉奸、特务、地下国民党所把持。他们去后,一个县、一个区,只有几位同志,而且都是从关内来的,形势极其严峻和复杂,斗争异常尖锐和激烈。县委、县政府建立后,中心任务是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建立和扩大人民武装。12月中旬,张培华、邱含光和权屹夫觉察到伪公安队为敌伪头面人物刘叙五等所掌握,毅然决定对伪公安队进行改编,并请刚从沈阳新组建的工人纵队对敌伪公安队进行缴械。1213日,改编、收缴伪公安武装工作在字会院内进行,在收缴过程中,发生了枪战,我县长邱含光、公安局长吴斌、保安团参谋长石敬远等5位同志牺牲。这一严重事件发生后,我县委和民主政府立即解散了伪治安维持会,逮捕了其主要成员郑欣、刘叙五、朱亦昂、魏魂琦、孟德轩、刘俊明等。经东北局公安干部王初(女)审理,查明他们是国民党地下先遣军旅团干部,并缴获国民党先遣军发给他们的委任状和公章等,于19461月将其全部枪决。与此同时,1,000余名土匪聚集在三区驻地四家子进行抢劫,打死我三区区长赵景广同志,后被我平息。410日,大黄家窝堡恶霸地主、伪村长、国民党地下区党部书记陈梦令,进行反革命武装暴动,将我五区区长张强同志杀害。613日,反动地主恶霸尹明阳纠集四、七区地主恶霸和国民党反动派60余人,进行反革命武装暴动,砸开我县政府仓库抢夺枪支弹药,攻打我七区政府,我县委副书记贺炯同志被暗藏在我七区区小队中的内奸暗枪杀害。从1946年 l月开始,全县开展了反奸清算、创建根据地的斗争。权屹夫在我县长、县委副书记、公安局长、保安团参谋长、区长等被杀害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率关内来的干部到一区东关屯村等地蹲点,扎根串联,发动广大贫苦农民,向地主恶霸进行斗争。410日,辽西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到康平县参加县委会议,决定以减租、减息、借粮、分地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掀起对地主阶级斗争的高潮。在这场斗争高潮中,成千上万的群众,打着红旗,敲锣打鼓,游行示威,走到地主富农门口,便把大旗往墙上一插,向他们借粮,地主富农畏惧贫苦农民的威风,只得按要求将粮食拿出来交给群众。这次斗争迫使1,247户地主退出租粮10,072石,1,838户贫雇农受益,1,706户雇农得到了847,422元的增资收入。清算地主303户,其中64户敌伪残余和恶霸地主被没收全部财产。向 1,399户地主、富农借粮计9,245石,使5,927户贫雇农得到了粮食。翻身农民1,000余人参军,建立县大队三个连300余人,各区建立区小队,每小队约5060人,各村建立了农会、妇救会,并发展了几百名党员。村口都有儿童团手执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盘问来往行人。从而建立和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权屹夫由于在创建根据地的工作中成绩卓著,194675日,辽西省委机关报《胜利报》载文表彰了他的模范事迹。

19468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辽西大举进攻,824日,我一地委、专员公署、军分区(均驻康平县境内)和康平县党政军机关,在军分区司令员田维扬同志命令县、区干部县不离县,区不离区坚持游击战争后,不加抵抗,即往内蒙古地区转移。827日,康平县委在太平庄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分三片坚持游击战争。县委书记华子扬和县大队副政委智军同志带县大队一个连和城关区、三区、七区干部和区小队在七区一带坚持斗争。县长张雪涛和公安局长梁天柱同志带县大队一个连和四区、一区干部和区小队以四区为依托,背靠内蒙古后旗坚持斗争。权屹夫带县大队一个连和五区、六区干部和区小队战士,以法库、康平、前旗交界的黑山一带为依托,背靠前旗、五区坚持斗争。后县委书记华子扬、县长张雪涛同志率领的二支队伍突破重围,向西撤退,与地委汇合。19471月,省委书记陶铸和一地委在内蒙古大沁他拉开会,陶铸同志指出了田维扬同志对来犯之敌不加阻击就往西撤退,被敌人尾随追击,使我完全处于被动,大量减员,是错误的。特别是丢下几县干部、武装不管,更是原则性错误。一地委书记刘瑞森、组织部长曾志(女)也对其错误提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