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城是隋朝马陵县的治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析贵乡县复置元城县,不久又分元城县地置马陵县,马陵县治所在今天的西付集乡郭马陵、刘马陵、李马陵村。
马陵是大名历史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在殷商时期为方国,在春秋时期多次见诸史籍,为当时一处名邑。周定王十九年(公元前588年),晋、卫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卫国收复新筑、马陵。周简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八月,楚公子婴齐兴师伐郑,诸侯相救,晋、齐、鲁、宋、郑、卫、曹、吕、邾、杞盟于马陵。到了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魏伐韩,韩求救于齐。十二月,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师,救韩。孙膑设减灶计,诱使魏将庞涓弃步军,率精锐兼程追击,孙膑令齐军一万弩兵夹马陵道设伏,万弩俱发,大败魏军。庞涓自刎,虏太子申。孙膑遂名闻天下,世传其兵法。马陵战址就在马陵城东北,今大名县埝头乡东、西马陵村。春秋战国记事“有名邑以名邑冠名,无名邑冠以国名”,孙膑设伏射庞涓之战冠名马陵而不系国名,是因马陵为当时名邑。
隋文帝设置马陵县,恐也是因马陵之战这个原因。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马陵县入元城县,马陵城作为县治20年。此后,马陵虽然不再是县治,但仍然是一处集镇。北宋初年,由开封运往河北军饷,由汴河入黄河,然后顺流而下于黎阳或马陵道口(今大名县东南) 下卸,改为陆运,再转入御河赴河北沿边各地。据《宋会要辑稿》统计,北京大名府税收仅次于东京开封府,全国第二。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以前,北京商税有大名府城及清平、成安、内黄、朝城、洹水、魏、莘、清水、冠氏、夏津、永济、经城、临清、宗城、南乐、韩张、李固、马桥、马陵、梁村、浅口、曹仁镇、邹店24务,每年税收84454贯,酒课27务岁额10万贯以上。当年的商税,大名府38628贯67文,其中,安定镇1545贯648文,北马陵渡口2990贯552文,南马陵渡口1737贯100文,梁村渡口1136贯956文。
这里的马陵就是马陵城,马陵渡口是马陵城以西,黄河岸边的一处码头。建国后,在马陵建立马陵乡,后来改成西付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