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束馆与束皙

束馆与束皙

发表日期:2011-8-19 22:59:26 作者:佚名 浏览数:


 

束馆镇原叫安贤镇,晋朝年间是个很有名的古老城镇。晋尚书郎,文学家束皙曾在这里开馆授徒,死后并葬于此地。当地人们为纪念他,不仅建了束公祠,同时也把安贤镇改名束馆镇。

束皙,字广微,是汉朝太子太傅踈广的后代。在王莽末年,踈广的曾孙孟达为避难从东海迁居这里,并将踈姓的字去改为束姓。他祖父束泯,曾做过陇西太守;其父束龛,曾做过冯翎太守。束皙与兄束璆,在当时也是有名的人物。曾有人间当朝博士曹志:  当今最好学者是谁?曹回答: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

有人在嵩山下得一枚竹简,上面刻的字象蝌蚪一样,叫谁看谁也不认得。司空张华让束皙认,束皙说:这是汉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经检验,果不错,人们都很佩服束皙的学问,迁升为尚书郎。因朝内倾辄,推病不去。

束皙迁回乡里,一边著书授徒,一边为民办事。那年阳平郡大旱,眼看快过伏天还滴雨未下。束皙跟乡人一样跪天祈祷,三天雷声大作,:大雨如注。乡人有了收成,为束皙做歌:束皙先生,通神明,请天三日甘雨霖,我忝以育,我稷以生,何以报酬之,报束长生。

束皙四十岁而卒,不仅门徒甚多,著作也颇丰。《三魏人士传》、《七代通纪》、《晋书纪志》等都散失,只有《五经通论发蒙记》,《补诗文集》等数十篇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