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名城北,离城有十一二里的康堤口村南,古漳河的残堤断坝上,有一古石碑,说是罗让碑。周围三乡五里的人们,却皆名唤“金牛碑”。这碑立于何年,为何立于此地,无人知晓。但在历世至今的久远年代中,人们每每提及总离不了那段关于“金牛”的美妙传说。
这康堤口的南邻村刘堤口,有一位老人,喜欢种瓜。他种的瓜比别人格外地鲜嫩香甜。颇得城乡人们的喜爱。况且,他为人心善,过路的人口渴了,随便摘一个,他从不收钱。人们都非常敬重他。
传说这年,风调雨顺,瓜菜仿佛得了仙气一般,长得比往年都好。老人更是喜在心头,笑挂脸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天早上老人刚从瓜棚里爬起来,放眼瓜田,他一下惊呆了:好端端的瓜田,竟一夜之间被糟踏得一片狼籍。他四顾流盼,长吁短叹。
走出瓜棚,来到瓜前,仔细一瞧牛蹄印遍地。立时他十分气恼,就沿蹄印一路追寻,直到这残堤断坝上的古碑跟前,方才找不到了蹄印。
这天晌午,烈日炎炎。种瓜老人正在乘凉,忽见黄土路上走来一个人。这人身背行囊,满头白发,面部红润,一派仙风道骨。这人来到瓜棚下,种瓜老人照例给他摘了瓜吃。可是这瓜秧残断不齐,自觉羞愧难言。这人,看到瓜田一片残瓜烂秧,也是惊奇。于是,种瓜老人便前后细说了一遍,不料,这白发过路人听罢突然来了精神,随种瓜老人绕瓜田转了三遭,然后,站立瓜棚下,手搭凉棚放眼北望。突然,他惊叫一声,蹲下来与种瓜老人细谈。
据说这过路人是江南人,能掐会算,洞察古物,这石碑他早有察觉。说这石碑并非石碑,而是一个“石衣金体”的“金牛”。由于这种瓜老人给人们无限的好处,这德行惊动了上帝,于是上帝要赐金万两。便化金于这石碑上,夜间变作黄牛一条,前来骚挠他的瓜田,要他趁机收留它。江南人给他讲了捉拿金牛的妙法:用一根百日老菜瓜,在夜间子时,等那金牛前来骚挠瓜田时,远远朝它掷去,并大声说:落地!这时只听的一声响,那牲畜便化牛为金了……
可是,这个捉拿金牛的妙法被走过路旁的一个行人听去了,起了歹心。但他不清楚准确的时间和办法,只是拣了个月黑风高的夜间,用菜瓜打那金牛,由于这金牛不该他得,又时辰不到,口令不对,他什么也没有打着,反被牛蹄踩了一脚……
种瓜老人得知这消息后,并不生气,只是说:“那是不义之财”。从此一传十,十传百地都知道这古石碑是石衣金体的“金牛”。而现在确实是一块石碑了。那“金牛”逃之夭夭,不知去向。从此,
人们便叫这古石碑为“金牛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