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东二十几里,有一个村庄叫陈坟。您知道为啥叫陈坟?这个小村啊,在明朝嘉庆年间,出过一个陈娘娘。这里不仅有她的坟墓,还流传着她不少的故事。
陈娘娘小名叫陈莲,生下来不几岁,就没了娘,她爹在大名城里开大粪场,哥嫂不管她的事,头上生了一头秃疮。不久小辫儿就掉光了,成了一个秃妮儿。因没人料理她,整天鼻涕一把泪两行,肮脏死人,哥嫂黑眼不待见。别看她又秃又脏,说话挺有灵气儿。
她哥哥在家卖豆腐。白亮亮,嫩抖抖的豆腐,叫陈莲馋的直流口水。忍不住了,向她哥哥说;“哥,叫我吃块豆腐吧!”
哥说:“小妮子家,吃啥豆腐!馋的叫人笑话!”
她说:“真不叫我吃呀?好,你的豆腐没人要!”
嘿,果然中了她的话。他哥推着豆腐车子转游了一天,没发市儿。一天是这样,两天是这样,哥哥急了。回家来,把豆腐车子向她跟前一推,说:“给你吃去!臭嘴!”
“真叫我吃呀?”陈莲笑笑说:“真叫我吃,你就好卖了。快去吧,今天傍晚你这车子豆腐还能卖完。”
哥哥不信:“天黑了,人家谁还要?”
“叫你去,保准能卖完。”
听了她的话,哥哥推车子出门,果然碰上个大买主,一车子豆腐全完了。哥哥没法儿,每天推车子出门前,总是先拉下一块儿给她吃。
这下她嫂子可是磨眼里插捧棰,盛不下了,指着陈莲“秃妮”、“馋妮”,一个劲的骂。可是不叫她吃豆腐就眼睁睁地卖不动。她嫂的肚皮气的喘儿嘣儿的响。
陈莲的嫂嫂,可是狠心毒的女人,常常虐待她,让女好干又脏又累的活,吃残汤剩饭。
每天夜里,嫂嫂还让陈莲起来磨豆腐,一磨就是两个时辰。陈莲累得实在坚持不住,扶住磨棍稍微打盹,嫂嫂砰矶砰矶就是几巴掌。每到深夜,陈莲就对着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两只大猫偷偷哭泣。后来两只大猫似乎有了灵性,每当陈莲夜间干活它们都静卧一旁,将一只耳朵贴在地上,一有动静,便“眯眯”地大叫一阵。陈莲惊醒后继续干活,嫂嫂来了,免遭毒打。因此,陈莲对猫更加溺爱。自此,猫也留下了一个规矩:睡觉时,总是将一只耳朵贴在地上。
陈莲十六岁时,对嫂嫂的虐待,也渐渐敢于反抗。陈家大门外,有棵腰粗的桑树。夏天,枝叶茂密,遮天盖日。桑椹熟时,紫微微的的挂满树头。一天干活饿了,陈莲爬上去吃桑椹,嫂嫂看见便破口大骂:“秃妮呀,你不干活吃啥呀?你能喝西北风,能啃大庙钟,跑到天上当孙悟空,钻到洞里当老鼠精?”过了一会见陈莲没下来,气更大了,叉开双腿一手掐腰,一手指着骂:“你这个又丑又懒的秃妮呀,长得没一乎,都十六了还没个主儿(婆家)。就凭那秃子头,谁家敢要呀?”陈莲“嘿嘿”了两声,说:“甭说谁不要我,鸡毛蒜皮的小户还攀不上我呢!”嫂嫂一听,更气的七窍生烟,满口直吐白沫:“哎呀呀,你占啥,又秃又麻,又丑又脏的,狗见了也要躲着走。”陈莲更加大口吃椹子,对嫂嫂的话毫不在意,说:“秃就秃,秃子以后有大福,嫁给皇帝养皇姑。”“哎呀呀,说话也不嫌羞,不洒泡猫尿,照照自己的形,真是拉住王母娘娘叫大姑,光想高门楼。”“恐怕你连想都不敢想呢!”于是她两手摇晃着桑枝,用甜甜的歌喉唱道:“桑叶青,桑蛋黄,皇帝选我做娘娘!”她在树上嫂嫂也无法可施,嘟嘟嚷嚷道;“秃小姐,你就是嫁给天皇老爷,我也不送你!”“可别说过头话,等我上轿时,非掐着你的脖子,踏着你的脊梁上不可!”跟嫂嫂吵了一场,她不敢回家,便跑到城里找爹去了。
后晌,陈莲就到了大名城,找到爹,哭着把家里的情况诉说了一遍,说:“爹爹,俺肚里饿得慌,想吃个烧饼。”她爹叹着气说:“哎,闺女,别难为我了,你看这大热天,屎克郎又多,大粪都被糟塌了,卖不了钱,咋着买烧饼?”陈莲说:“俺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嘴,给俺买个吧!”陈老汉看着女儿那副可怜样,不由的掉上泪来。心想:这孩子够可怜的啦,老伴去世早,才落到这般光景。于是,摸了一阵,哆哆嗦嗦将几个铜钱给了她,陈莲吃过烧饼,高高兴兴地跟爹爹回到了粪场,一看,屎克郎满地黑乎乎的,真是多得要命,她拣起.一根小棍,来回拨动着,小声小气地说:“可恶的屎克郎,恁别再糟塌俺爹的大粪了,走吧,走吧,不听话,我就打死你们!”说话跟真事一样。倒也怪,那些屎克郎都乖乖地张开翅膀飞走了。从那时起,大名城里的屎克郎几乎没有了,陈老汉的买卖也好多啦。此事曾轰动一时,传为佳话。
时间又过了一年,正当陈莲十七岁时,嘉庆皇帝也到了加冕的时期。接着是封宫立院,挑选娘娘。但所选美女都经不起大臣仃]参拜就夭亡了。因此嘉庆也非常苦恼。一日,嘉庆将军师召到后宫,说是梦见娘娘的住处是太阳刚刚升起时,明月高悬城东,二虎守门,龙风门前嘻戏,青罗伞遮盖门楼。接着把娘娘的身材,容貌也细说了一遍。军师让画工绘成图像,嘉庆简直看呆了,与梦中所见别无二样。良久又叹息地摆了摆头:“哎,天之大,不知娘娘居住何地?”军师深思片刻,眉头皱说;“早晨出了太阳,天色大明,此地乃是大名府;明月高悬城东,娘娘定是大名城东人氏。圣上,不知微臣所言可对?”嘉庆一听,龙颜大喜,连连点头。于是亲自手谕圣旨,选派新状元冯玉文为钦差,前去大名府迎娶娘娘。
那奉旨钦差冯玉文,哪敢稍停。未受十里长亭朝见之礼,便鸣炮九声,率领人马直奔大名城而来。大名府众官员在北城门迎钦差进了大名察院。冯玉文宣读圣旨,亮明来意,大名知府、道台、镇台是又惊又喜又忙又乱。大名城东可是真热闹了,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欢马叫,尘土飞扬。可是找来找去,连一个对上号的都没有。几天时间冯玉文就被折腾得疲惫不堪,不由暗自疑惑:“娘娘果真出于大名城东吗?为什么总无音讯呢?这样我何日能回京交差?”
一日,冯玉文亲自出去寻访。夕阳西坠时,他们来到陈李庄下马休息。发现正北有一人家,门口有棵腰粗桑树,遮天盖日,树下一条白蛇和一只芦花公鸡嘻戏玩耍,柴门两侧剑土墙上各卧一花猫。冯钦差一看喜出往外,忙命画工将此景画下。众人疑惑。冯玉文解释说:“山中兽王是者虎,平原地带猫比虎,虎猫一家嘛。二猫守门即二虎守门。鸡通常比作风,蛇便是龙。那粗大的桑叶茂盛,岂不象青罗伞!圣上梦中所见件件应也。”众官员听后都频频点头称赞。冯玉文于是在图下写到:某年某月某日冯玉文见此情景。大名府众官员也随着签名引为旁证。冯玉文将图收好,命人进门询问,小差回来禀报说:“这家姓陈,老汉叫陈德兴,有一个儿子,一个媳妇,还有一个女儿叫陈莲,年方十七。”“快将陈莲的哥哥叫来!”不多时陈莲的哥哥出来叩头,冯钦差慌忙扶起说:“卑职奉旨为皇上选派娘娘,你妹全符圣上手谕圣旨,已被选中,五日后令妹要随轿进京,快准备去吧!”陈莲哥一听,好似晴天霹雳,连汗都吓出来了,忙说:“这、这,舍妹她恐怕、恐怕不……”冯玉文道:“哎,国舅爷,这真是难得的好事啊,还讨什么价呢?”立即拨五百两,交于陈家,作为聘礼。众官员上马扬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