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揽胜
域情概览
新闻要事
古今揽胜
风物图典
历史经纬
大名人物
史志书展
文化长廊
丽君文化
消费指南
异域风情
史料辑录
方志馆藏
方志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
行业采风
志鉴动态
市场扫描
艾家口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古今揽胜 >> 兴化寺之三:禅宗五支竞峥嵘

兴化寺之三:禅宗五支竞峥嵘

发表日期:2011-8-17 20:42:1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泛指以禅为宗的主张,其提倡和践行者称为禅师,特指奉菩提达摩为始祖的中国佛教宗派, 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因自称传佛心印,以自具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

根据禅宗的法脉,菩提达摩是西天第28代宗师,到东土传如来正法,为中国第一祖。西天第一祖自然是释迦牟尼。由释迦牟尼而传到大迦叶,再到阿难,一直到第27祖般若多罗,接着就是28祖菩提达摩。

梁武帝肃衍7(公元526),达摩祖师从古印度东渡到中国广州,然后碾转到金陵(南京)弘扬禅法,因与梁武帝话不投机,又离开萧衍到洛阳,四处传播禅定之法,但不被人理解。达摩感到机缘尚未成熟,就一个人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此间,有个僧人叫神光(后改名慧可),朝久侍奉达摩,以求正法。后踏雪断臂,以表虔诚,被达摩收为弟子,为禅宗二祖。慧可后传僧璨,为三祖;僧璨传道信,为四祖;道信传弘忍,为五祖;弘忍传慧能,为六祖。

菩提达摩传法至于道信,结束流动生活,于黄梅双峰山聚众定居,垦荒自给。五祖弘忍始为朝廷承认,其禅曰东山法门,行一行三昧, 白昼劳作,夜间静坐,门徒布于全国,建成许多传禅基地。唐朝安史之乱后,禅宗分裂为南北二派。北宗尊神秀为领袖,以两京为中心,多在贵族仕女中流行;南宗奉慧能为领袖,以江南、四川为主,大都活动在下层民众和失意士人中。世称南能北秀。北宗强调拂尘看净,要求慧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通过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实现拂除客尘烦恼,清净自心的目的,故不排除方便通经,被称为渐悟。南宗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的努力,受到自藩镇至王室的重视,以《金刚经》为旗帜,《六祖坛经》为代表著作,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净土即在自心,不提倡读经礼佛,不重戒律,不拘坐作,不立文字,强调无念、无相即心是佛见性成佛,自称顿门。故亦称南顿北渐。当时天下言禅者近乎百家,从教理上,宗密分之为息妄修心泯灭无寄直显心性等三宗。第一、第三相当于北秀南能,中间一宗,以牛头为代表。牛头宗创始于法融, 以润州籍僧为主体,是早期禅宗的重要一支,后被纳入道信的旁系。慧能的知名门徒有荷泽神会、南阳慧忠、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等。至晚唐五代十国,怀让门下马祖道一创洪州禅,以江西为基地,由此形成沩仰、临济二宗;行思弟子石头希迁,号湖南主,知名度较晚,传说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均出自他的禅系。由此,总称禅宗五家。此五家北起河北诸镇、南至赣湘,发达于南唐、吴越、闽、南汉等地方政权,其禅学不尽相同,禅风也有差别,大体是继承百丈怀海的农禅方式,辅以乞斋;宾主间接以机锋,师资中启以捧喝;在怪诞的言行中,不时流露出某种悲凉,以及对宁静和自由的期望。

及至两宋,禅宗着重向士大夫倾斜。汾阳善昭创公案代别颂古,开文字禅之先,风靡禅宗各家。慧洪撰《石门文字禅》,使寓禅于言的禅风达到自觉,由此形成临济宗中黄龙一支和另一支杨岐派。五家加上新兴的黄龙、杨岐两个分支,通称为禅宗的五家七宗。此外,在南宋初,曹洞宗的宏智正觉提倡默照禅,向古典禅法复归,也有影响,北宋初年编就的《景德传灯录》对文字禅和看话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南宋末年汇集的《五灯会元》,完成禅宗法统的定型。几乎所有禅师都谈公案,都编有语录,其所表露的思想,不只一般地体现禅僧们的放旷逍遥,而且极少主张制情禁欲,结果呵风呵雨喜怒笑骂皆成禅。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两度来华,回国后创立日本临济宗。13世纪初日僧道元到中国从如净受禅法,把曹洞宗传人日本。17世纪中叶,隐元又传黄檗宗到日本。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把北宗禅入朝鲜,后成为朝鲜(韩国)禅宗主流,称禅寂宗;至高丽王朝智讷时,主张禅教一致定慧双修,有很大发展,改称曹溪宗。禅宗传入越南的时间很早,传说6世纪在交州(今河内)由印度僧人建立灭喜禅派,9世纪中国僧人在游仙县建立无言通禅派,至11世纪又由中国僧人建立草堂禅派,禅宗成为越南佛教中最有势力的宗派。

 

附:临济宗法脉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