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揽胜
域情概览
新闻要事
古今揽胜
风物图典
历史经纬
大名人物
史志书展
文化长廊
丽君文化
消费指南
异域风情
史料辑录
方志馆藏
方志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
行业采风
志鉴动态
市场扫描
艾家口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古今揽胜 >> 兴化寺之四:临济祖庭兴化寺

兴化寺之四:临济祖庭兴化寺

发表日期:2011-8-17 20:40:43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临济宗是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为唐义玄禅师所创,因义玄住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禅院举扬一家的宗风而得名,属南宗南岳法系。

义玄(公元787—867),唐代名僧,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少年出家,壮游四方,广究毗尼与经论,既而到各处参学。初参江西黄檗山希运禅师,又谒大愚,再参沩山灵佑,后还黄檗希运处,得悟本源,受其印可,嗣其法。唐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义玄北归至河北镇州(正定)临济院,创立临济宗法,禅风机锋峭峻,佛教界称为正法眼藏。后杖锡大名兴化寺,居寺之东堂(又名观音寺江西禅院)。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四月十日,义玄圆寂于大名兴化寺,唐懿宗谥慧照禅师号,赐澄灵塔额。弟子收其衣钵舍利葬之,建舍利塔二座:一座在大名兴化寺,一座在正定临济寺。

义玄在大名兴化寺,晚年将佛法传与兴化存奖禅师;存奖得法后,成为临济宗第二代祖师;后存奖又将佛法传给南院慧颙禅师,为临济宗第三代宗师,现我国临济宗已传至第4546代。大名兴化寺作为临济宗始祖、二祖和三祖等三代宗师蝉联之地,名扬海内外。

正定临济寺为临济宗创立之地,大名兴化寺则是临济宗始祖传道圆寂、二祖住持弘法、三祖得道传承之所。可以说:今天的正定临济寺、大名的兴化寺,两寺一祖,两塔共辉,同为临济宗祖庭。

大名兴化寺,原座落在古大名府城西关外(今大名镇铁川口村南),为唐中期所建。时北临大道,南毗引河,殿堂高耸,古木相映,寺产数顷,僧众近百,晨钟暮鼓,香火旺盛,系唐中、后期佛教临济宗的传播中心。

兴化寺唐末毁于水患,明初高僧超觉和尚募资重修,时寺址60亩,建殿十五楹,居然象座城外小城。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大名淹没于水,古城成为废墟,兴化寺又一次被毁。清朝康熙年间,大名僧众、士绅及府县官员,追溯唐兴化寺临济宗,重建规模宏大的佛寺,康熙九年(公元1670),康熙皇帝敕赐寺名护国临济寺。雍正十年(公元1732),庄亲王赐匾额、联各一。乾隆五年(公元1740),皇帝恩赐御校藏经十二部,内以经柜,以传久远。

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日本僧人荣西入宋,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创立圣福寺、建仁寺,后称千光派。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日本僧人俊芿(1166—1227)在宋受临济宗杨歧派禅法,回国后在涌泉寺弘传戒律和禅宗,为杨歧派传入日本之初。南宋末年,中国禅僧多人东渡,将临济宗禅法传入日、韩等东南亚国家。 日本国的中严派、  一山派,均为临济宗佛法传入。

大名兴化寺(护国临济寺)在民国初期再次毁于战乱,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尚有寺塔和残垣断壁遗留。该寺大门前一对石狮,雕刻精良,造型活脱,一扣之铁音,一扣之铜音,民国九年被当时的大名镇守王怀庆作为礼品送至北京,为徐世昌立于总统府门前,现在中山公园供人观赏。为临济宗祖师义玄舍利所建的澄灵塔,石质结构,重檐六棱,高约4米,铭题唐谥临济慧照义玄祖师澄灵宝塔。澄灵塔文革前保存完好, 文革中被毁,现存塔顶宝相珠和部分塔檐、附柱、基石等残件。塔座下的舍利石函尚存。

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古文化遗产,邯郸市人民政府于1994118日批准大名兴化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名信奉佛教的群众经多年多方募资筹备,于2002616日开始对兴化寺进行修复。现已恢复兴化寺原址占地60亩,建起了833米围墙,修通了一条东西向通往106国道复线(215省道)长800米的三级专用公路,新建了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大寂光殿),并建起了山门、药师殿、弥陀殿、三面观音像、禅堂、寮房、居士林,将陆续建设天王殿、慧照殿、澄灵塔、钟鼓楼、放生池等设施。


  药师殿

 

弥陀殿

 


                        三面观音像          魏州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