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我党在王天祥部的工作情况

我党在王天祥部的工作情况(2)

发表日期:2011-8-3 17:37:34 作者:佚名 浏览数:
 

自洽军斗争的经过

 

1、元城战役

自治军成立之后,日军划卫河以东的元城地区为自治军的防区,并设立了政公署,霍计芝任主任(霍后来加入共产党)。日军在邯郸召开长会议,决定东进。军部由回隆迁至龙王庙,松本率一个中队相随,并令王天祥立即进犯我根据地。元城县是当时我冀南一分区仅剩下的一小块根据地,日军这样部署的目的,一是迫使王天祥东犯我元城根据地,造成自治军与我军作战的局面;二是叫这些匪首离开老窝,失去立足之地,以便今后能听从调遣。王天祥心里明白,如果他按日军的命令行动,必然受到我军的反对,他立即派人到一分区找桂干生司令员、吴建初政委联系,希望我军给他腾出一点地盘,去应付一下日军。由于日军命令急迫,联系的人员尚未返回,王天祥军部在日军的催逼下,已抵达龙王庙一线,李成华率程海波团进驻了大名以东卫河以西地区,师建业团占据了金滩镇,伪二旅程坤团占领了南李庄,伪三旅程兴华团占领了小村,伪四旅王文香团在龙王庙东南一个有寨的村庄安了据点,突击团进驻了孙甘店。

为打击敌人东犯元城,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亲临指挥,发动了元城战役,调来了骑兵团、二十六团、卫东支队及附近各县武装。八月十五日,在南李庄全歼程坤团,程坤只身化装逃跑。八月三十一日,复强袭金滩镇,消灭了师建业团,师本人泅水漏网。此时,程道合、李成华已和我有关系。我军在对伪二旅军事打击之后立即向程、李进行政治瓦解,经一分区敌工科副科长阎之青和我方派驻李成华部代表王殿杰(张瑞符)说明利害,表明我坚决保卫根据地的严正立场,如背信弃义,必将受到惩罚。在我方争取下,李成华主动率主力程海波团从前线撤退,程也撤回大部兵力,元城战役结束,日军驱使自治军进攻我根据地的图谋遭到失败,我军乘胜扩大战果,打回了广大路南,恢复了失去的根据地和游击区。

2、两打回隆

日军宣布李成华临阵逃脱叛变,李也宣布脱离该军,其实,这时李也没有多少兵力,程乾占据回隆,李失去了地盘,暂住在张庄、六上,不得已把队伍大部分解散,把枪插起来。李同自治军留守回隆的程希孟父子、郭德惠原来就有矛盾,现在就更加激化。在李成华的请求下,我军根据争取李成华、打击程家父子的方针,决定攻打回隆,伺机消灭程部和郭德惠团。

一打回隆是在1943922日(农历813,回隆镇大集)由桂干生司令员指挥,八旅肖永智政委和孔庆德副旅长率二十六团、二十二团参加战斗。战前,由连廷洁连长将我侦察人员带进镇内,按规定时间开镇门把我部队接进去。巷战一夜,我军消灭二旅程乾的一部分,但因缺乏攻坚武器,西街程家碉堡和东街郭德惠的碉堡,均未攻破。崔桥的大土匪王自全从李成华处得知我军一打回隆的情况,想借机从中搞掉程家父子,让李成华从中介绍,会见桂司令。在王的请求下,桂干生在崔沙庄会见了王自全,主要商谈二打回隆之事,这样,我冀南一分区通过李成华同王自全建立了正式联系。由于王自全的掩护,我冀豫边抗日地下交通线比较顺利地开展起来。

二打回隆镇是在同年114日(农历926日,回隆镇大集)。陈再道司令员、宋任穷政委亲临指挥,骑兵团、二十团和地方武装参加。战斗前一天,连廷杰连长佯装到镇外征粮,将本连带至附近村里,脱下伪军服,让我二十团侦察战士换上,傍晚再由连廷杰带回镇内,按约定时间打开南门,引我军主力入寨,立即投入巷战,迅速把伪二旅一部缴械生俘,程家父子突围逃至太保伪三旅处,后来经程道生从中周旋,程家父子向我军求和。我们本着斗争适可而止的原则,派阎之青同其谈判。从此,没有发生大的军事冲突。

3、大名起义

1943年,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日军在太平洋和中国战场上接连失利,面临着灭顶之灾。为了挽回在华北的危局,1943526日,日军向我冀南广大路南根据地发动了一次大扫荡,我一分区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大扫荡后,日军龟缩兵力,放弃卫河以东元城据点,1943年冬令王天祥军部转移驻楚旺镇,为迎接反攻,整顿自治军,我八路军总部派来了靖任秋同志。靖是共产党员,在孙殿英部任过副师长,同王天祥关系密切,王给靖以高参名义,便于活动。19444月,日军又令王将军部移驻大名城里。三分区(一、三分区已合并)敌工科长张励到大名与靖、王在北关美国教堂办军官教导团,目的是加强思想工作,相机去掉坏军官。在一次旅长、参谋长会议上,靖讲了形势及今后部队前途,被军参谋处长、国民党特务邱效天所怀疑。为除隐患,王以邱有讹诈民财罪将其处决。三旅参谋长程兴华公开提出质疑:日本人占不住,国民党又过不来,是不是叫我们投共产党?王除患心切,即以程兴华挑拨三旅长与军长的关系为名,将程交军法处查办。程兴华当过旧军队下级军官,后随郭好礼参加八路军,任过我三八六旅十八团副团长,回家不归,投伪匪程道合部任团长,因程道合对他有顾忌,改任旅参谋长,由薛登宽接任团长。薛闻讯率部由楚旺至旧大名县示威,声言不放程兴华即攻城。日军滕坟也觉有异,也出面干预,并乘机派日本特务刘昆为副军长,吴寿彭为参谋处长,后又派檀松甫为军参谋长,对王天祥进行牵制、监视。19448月,日军乘王留住邯郸公馆之机,将王软禁,强行解职,宣布刘昆为军长。日军逼王供认私通八路,王坚决不承认,因无确证,将王解到保定,宣布王为河北省省长高凌尉的高参,并警告王不得再插手军内事务。王借口看病到了北平,几经周折摆脱了日军的监视,到了冀鲁豫根据地。194410月,王正式参加了八路军。

1944年,抗日战争已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为适应战局的发展,攻克大名,摧毁自治军这支庞大的伪匪组织,已势在必行,且时机已经成熟。大名为冀南重镇,古称天雄军,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名城墙高而坚实,城河深而宽,城门高大,城垛林立。193711月日军占领大名城后,在城内经常保持驻军一个中队的兵力,并在十一中学校内,构筑工事,自成防御体系。19444月,自治军军部移驻大名城内,王天祥令他的突击团控制了四门,由突击团团长张履亭任城防司令,还配有伪警备队,伪警察防守。刘昆当上军长后,还没有敢马上将突击团撤换下来。

我冀鲁豫军区详细分析研究了大名城易守难攻的特点和敌兵力部署的情况,制定了策动突击团起义,里应外合夺取大名的作战方案,王天祥派陈济黎、张蔚林潜入到大名策动突击团起义。为联系方便,派任玉巧(女)随张蔚林进城,同突击团团长张履亭取上了联系。1945年元月16日晚,王天祥和三分区首长率参加战斗的二十三团团长陈中民,来到大名城东三里店村。零点,里应外合起义成功,击毙刘昆、檀松甫、吴寿彭。同时还歼灭日军一个小队,摧毁了伪军和伪组织,自治军从此土崩瓦解,一蹶不振,开始走向覆灭。

 

附:王天祥在突击团起义后的情况

1945年元月突击团起义后,王天祥任冀鲁豫军区抗日游击第一纵队司令员,突击团为纵队第一团。王后为二纵六旅旅长。19466月,王天祥由冀南二纵司令员陈再道介绍加入共产党。1947年王养一段病,后被分配到冀鲁豫军政大学任大队长。石家庄解放,华北军区成立,19494月王入本校高干班学习,结业后在军政干校工作,后调蒙绥军区察蒙军分区任司令员,不久调蒙绥军区干校任副校长。1954年转业,任河北省文化干校校长。

1956年调任河北省体委副主任,195812月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一九八七年七月

 

                                                              (大名文史资料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