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聚焦
大名史话
史事聚焦
史志论坛
小城故事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历史经纬 >> 史事聚焦 >> 大名县回兵连

大名县回兵连

发表日期:2011-7-28 9:02:53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作者简介冯春堂,男,1953年1月出生,共产党员,大专文化,原籍大名县沙圪塔乡东屯村。197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县政府干事,县团委秘书,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刑警队副队长,杨桥镇政府镇长、党委书记、经委主任,县政府经济协作对外开放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民族宗教局副局长等职。研究大名民俗文化,作品多次发表于报刊。 

 

1945年大名县解放以后,经过土地改革,全县穷苦回族人民翻了身,分了土地,生活得到了改善。为报答党的恩情,为解放全中国的劳苦大众,于1947年广大回族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报名人数大大超过应征人数。最后经请示批准,确定人数为178名,组成回兵连(其中有15%是回民村的汉族青年),超过应征人数的4倍。这个连队来自全县23个回民村。兵员中33名共产党员,18名村干部,3名夜校教员,3名儿童团干部,100多名民兵。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16岁。

回兵连编为4个排12个班,明确了连、排、班干部。同年10月宣布为华北二纵队补充二团二营六连。练兵四个多月,经沙河、武安、长治,沿太行山南下,夜行军40天到达濮阳,无人掉队,无人逃亡,出色的完成行军任务。部队到达嘉兴县李庄村,召开庆功会。回兵连荣获集体大功一次。庆功会后,一号首长刘伯承司令员指示,将回兵连调到二野司令部警卫团做保卫工作。

194881日,部队驻宝丰县李圪塔村时,回兵连换了新军装,武器全换成了从国民党部队缴获的美式装备。战士们的情绪更高了。在全军召开军人大会时,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参谋长李达等领导同志都参加了会议。刘伯承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回兵连战士全部安排在前边就坐。会上回兵连战士给大家表演了武术和硬气功,受到全军称赞和首长奖励。

郑州解放后,回兵连除做司令部的保卫工作外,还帮助电厂恢复开工发电,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过春节时,回兵连从连长到战士化妆成秧歌队,100多人走上街头,宣传党的政策,表演拳术武功和文艺节目,与民同乐,活跃了战后郑州市的文化生活。淮海大战后,部队向安徽挺进时路过桃溪镇,一天二排战士去执行任务,途中听到枪声,有人来报,县大队和国民党残军打了起来。二排长杨振东当机立断,带领战士跑向前去,以长堤为掩护,配合县大队向残军猛击,一举歼灭残军,交由县大队打扫战场。

当时回兵连的活动范围是商丘、徐州、汉口、合肥等地,其任务是保护和押运武器、弹药,从未出现过事故。在老伊州一带,由回兵连一个排押运名为钢锭(实为银圆)的汽车队,路上由于阴雨泥泞,其中一辆汽车在过河时翻了车,车上银圆洒了一地,回兵连战士赶忙将银圆捡起装上,待交差时一块银圆也不缺。回兵连英勇善战、不爱财物的高尚品德深受领导的重视。为此,凡是易出事故的押运或防卫任务都派回兵连去执行。而回兵连一去换防,这地方就安然无恙。

南京解放后,军械处陈处长带回兵连战士到浦口,踏过布雷区进入南京,四排长杨国祥登上总统府讲台,向云集在讲台下的群众讲话,宣传我党对解放区的城市政策。此时我军部队正在接管仓库、军械库等工作。回兵连开到荆州,由于战争破坏只剩三座教堂可以存放弹药,在搬运工人难找的情况下,回兵连战士就当装卸工,一人一次扛五六箱手榴弹,8分钟卸一汽车弹药。而后来找到的搬运工人,卸一汽车弹药却需16分钟,相差一倍。军管会主任看到回兵连战士的艰苦能干精神,在生活上给予特别照顾,知道北方人不喜欢吃大米,下令面粉厂满足供应回兵连吃用白面。

1949年,重庆解放,西南军械部部长黄毅仁向刘伯承司令员要回兵连调到他的军械部去,刘、邓不给,答应给其他部队,而黄部长坚持要回兵连,最后还是经朱总司令说了话,刘、邓才同意。

回兵连到军械部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押运弹药武器,支援战斗。朝鲜战争开始,押运武器弹药的任务加重了。回兵连战士分批从重庆水路到汉口,乘火车运往沈阳,再运送到鸭绿江边,支援前线战斗。从未出现过事故。

朝鲜战争停止以后,随着工作需要,回兵连战士逐步调离分散开了。有的留到了成都和重庆,有的回到河北工作,有的回到家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大名县回族志》和县伊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