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练器械有 太祖盘龙棍对打、枪扎栏马橛、梢子破枪、单双刀破枪、对扎枪、拐破枪、镗破枪、匕首破枪、绳鞭破枪、双锏破枪、手梢破枪、三节棍破枪、锤破枪、空手夺枪夺刀。
另外还有硬气功练习,开砖、断石、油锤贯身等,气势雄浑,刚猛有力。
风格特点 洪拳的特点是以活马步桩为根基,架子大开大合,多崩打、架打、扒打、滚打, 架子刚劲有力,多发身力整。初练刚劲、明劲,再练柔劲、暗劲,后练混元劲,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连绵不休。因其极具搏杀实效。
传承及名师
经走访部分洪拳习练者考证,我县中档洪拳大多为旧治乡白水村王铜一支所传。王铜为清末人,其祖上几代皆为洪拳名师,大名洪拳武者大多出于王氏一门。王铜力大,家有耕田十二亩,耩地时不用牲口,自己拉套耩作,时人惊羡其神力;王铜身法矫健、身手不凡,练鲤鱼打挺不仅能原地而起,而且还可以从屋门内直接翻出门外;上树抓鹰行走自如;其还善奔跑,在田间撵野兔不出“地身”,就可手擒野兔,令人惊叹。其去世后众弟子于光绪三十年在其村南为其立碑,以示纪念。
王铜父亲的成名弟子有杨稳(西范庄人)、王培俭(旧治西人)等。杨稳为清末著名镖师,常游走江湖,功力非凡,可只手将城墙之城砖抠出。有一次沧州某镖局镖头武师宋连登慕名来大名府拜会杨稳,宋提出要切磋无武艺,交手中宋镖头略占上风,满意而归,二人遂成朋友,并答应杨稳可在其地面上“喊镖”。不久,杨稳押镖路过沧州那位武林同道地界,二人再次相见。席间宋镖头的徒弟借口请教要试杨稳的功夫,二人先用筷子、后用枪,交手后均被杨轻松击败。宋镖头大惊,知杨稳武技在其上,抱拳施礼,私下询问上次切磋之故。杨稳道,上次是你到我府上,你是客、我是主,我自然要礼让三分,否则你如何出我家门,武林同道互相学习、互有提高,不在争个我高你低,有失武林道义。说得宋镖头心悦诚服,自此后二人更成为挚友。有武术同道还亲见沧州某镖局内至今仍立有杨稳的石碑。
王铜父亲另一弟子王培俭——旧治西村人,将其技艺传其子王健,王健传潘书兰、张维奇、张有功、成有功等。潘书兰为清末民初潘场村生人,功力深厚,除擅长洪拳各技法外,还身怀硬气功、铁砂掌等多门绝技,弟子众多,将洪拳发扬光大,为洪拳一代名师。潘会泥瓦匠技术,有一年,他在大名“省五女师”做工,有人故意刁难他,潘师傅很是气愤,又不愿恃武欺人,于是便露了一手。只见他砌墙不用“瓦刀”,青砖用手轻轻一削便成两截,墙面用手一抹就平,这一下把对方吓傻了,再也不敢造次捉弄潘师傅。
潘还打破门派观念,鼓励弟子学习其他拳种,以取长补短。张洪顺为潘得意门生,三铺村人,洪拳套路、对打、器械、硬气功、铁砂掌无不娴熟,在潘师傅的支持下还师从大街乡李庄李贵习练内家功夫西洋掌。20世纪70年代,张开始设场授拳;90年代,曾办红星武馆。
三、二郎拳和卢式太极拳
二郎拳和卢式太极拳在风格特点、套路训练完全不同的拳种,之所以放在一起叙述,主要是因为二者在我县的传承和分布上是基本是一致的,故不再分开述说。
二郎拳
大名二郎拳的宗师为清初时期的刘齐。刘齐是一名云游武师,因避难来大名,被好心人收留,为感恩将所习武术二郎拳秘传于大名。二郎拳自第四代传人刘征(南马头村人)时始广开师门教授弟子、传承二郎拳。第五代传师刘金法继承发扬了二郎拳术,将二十四劲练法,结合武术技击及多年研练总结创编了1——3路捶,在武术习练和实际运用上取得较好效果。第六代掌门人刘信江,深谙二郎拳真谛,功夫强悍,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系统的收集整理了二郎拳理论,精心规范了二郎拳练功套路。
大名二郎拳内容和特点:二郎拳有一趟练功大架二十四劲;技击实用套路有一、二、三路锤。
二郎拳劲法练习在注重锤法的同时,更强调腿法训练,有三分锤七分腿之说。二郎拳练功大架集内家外家之长讲求外柔内刚,气顺招圆;单练劲及锤法练习,讲究“进拳先进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快速敏捷进步出手不见手的打法、身法制人,进拳时见缝插针,刁打巧击,以奇制胜,不需花拳绣腿。在锤法练习上还讲究内在的锻炼,意识的修练,练时无敌当有敌,有敌当无敌以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二十四劲在技击实用上既有每个单劲的独特技击手法,也有相互配合协调穿插运用,要求干脆、快速、善爆发顿挫力,富崩打寸劲。
卢式太极拳
卢式太极拳主要流传于邯郸东部魏县、广平、大名、曲周和鸡泽县,是我国稀有拳种。
卢氏太极拳第一代祖师是云游道士顾奠一,生活于明末清初。顾氏传拳于魏县小户村刘丙(今魏县张庄屯村),刘丙传邻村杨凤,杨凤传广平县卢董村陈华,陈华传本村卢鸣金,卢鸣金的主要传人是曲周县白寨村张奇,张奇传子张明芹,继承张明芹衣钵者为曲周县霍桥乡张厂村的张斌,张斌传鸡泽县双塔镇的刘登信。此拳在邯郸东部有多支流传,因此拳最早为顾殿一传入,故有部分人也称为“顾式太极拳”。
到第五代传人卢鸣金(公元1830年—1900年),广平县卢董村人,对此拳贡献最大,撰写《拳谱》、《枪谱》、《剑谱》等本门武功的著作,使此派武功成为享誉晋冀鲁豫的一大太极流派,后世感念卢鸣金之功德,遂称此拳为“卢氏太极拳”。
卢氏太极拳的理法、内容和特点
1、在理法上,以道家之“无为”与儒家之“中和”思想为基本理论,把多派传统内外家武学融会贯通。行功走架要求:敛神收心。稳意养气,阴阳互会,始终环环相扣,连绵不断。运动中讲究柔中寓刚、刚中寓柔,站如山动如雷,轻柔似杨柳扶风,沉重如霹雳当空。
2、卢氏太极拳有单练、对练、器械等。单练套路有大架108式、小架88式架子两种。前者攻击性强,练习难度大,后者侧重健身,架子适合单练。对练的有定步、活步、乱踩花等多种推手。器械有太极大枪、太极双刀、太极剑、太极棍、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