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付集乡
大名镇
西魏庄乡
大街乡
旧治乡
万堤镇
黄金堤乡
杨桥镇
沙圪塔乡
铺上乡
王村乡
龙王庙镇
孙甘店乡
金滩镇
营镇乡
红庙乡
张集乡
束馆镇
北峰乡
埝头乡
西付集乡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域情概览 >> 乡村概况 >> 西付集乡 >> 王封固村

王封固村

发表日期:2011-7-6 9:19:51 作者:佚名 浏览数:


 

 

王封固村位于西付集乡政府东北方向2.5公里,龙束公路北一公里处。西邻杨现村,东临于封固村,南邻大寨村,北邻马封固村,属于三封固的中心地带。王封固村有876亩耕地,村庄占地200亩,640口人,145户农户,21眼机井,5台变压器。

中封固村原为王氏家族,后来从于封固迁来一户于姓人家,发展成于、王两姓。王封固村名得名来源是:日军侵占村庄,在村庄四周建起围墙,成为封闭式村庄,为此取名为“王封固”。

王封固村有640口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均为汉族。876亩耕地均为沙壤土,水质为中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养殖业主要是养鸡,目前有14家养鸡场。村民主要收入依靠农业和外出务工,人均2800元左右。

抗战时期,19436月,日伪军在村庄四周建起围墙,8月,日伪军在小寨村建起一座炮楼,日伪军经常在四周村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四处逃难,家破人亡。

1958年大跃进本村也受到“五凤”的干扰和影响,干部队伍懒散软馋,群众的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成了全县的落后生产大队。1960年除了上缴征购提留,每人每天的生活只有三分钱左右,后来自上级政府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使党的政策方针深入人心。整顿班子克服困难,使村中的农业产量有了好转。一年达到每亩300斤。

1963年,由于连降暴雨,泛滥成灾,全村群众经过几天的昼夜奋战,基本保住了大部分群众的房屋等财产。

1965年,旱情严重,村干部和群众想方设法一道打井灌溉,农业生产得到了改变。1966年,村中大搞积肥运动,使农业生产又有新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突破性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粮食产量由几百斤提高到上千斤,除了种地外还有发展养殖业,外出经商和务工,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008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在党支部书记王社友的带领下,用红砖整修了街道,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通上了电话。2009年,又针对群众浇地难的问题,安装3台变压器,打了4眼机井,架设高低压线900余米。

2010年群众有家庭汽车八辆,农用三轮车30余辆,空调4台,冰箱110台,洗衣机133台,摩托车88辆,电动车72辆,移动电话代替了固定电话,有186部,基本普及到每个人。

历任村干部有:于修芹、王宪宗、王海旺、于改山、王路臣、王中安。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社友   

支委:于章起、王贵彬

村委:孙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