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我县召开纪念《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五周年暨方志工作培训会,安排部署我县第二轮修志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婷婷、市方志办主任尹延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凡雄,县人大副主任李志海出席了会议,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主管副职和史志资料员以及县志编辑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婷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孟凡雄就方志工作讲了意见。

张婷婷在充分肯定大名县地方志工作成绩的同时,强调了两点要求:一要众志成城,“三齐”修志。要“人齐、心齐、事齐”,希望县政府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方志工作,对方志工作者多关爱一点,多倾斜一点,多支持一点。广大史志工作者要发扬敬业精神,通力合作,确保大名县续志工作保质按时完成。二要质速兼顾,精益求精。质量是志书的灵魂。修志工作是名传千秋万代的一项传承工作,如果不能保证质量,志书里的每一个败笔,每一个细微瑕疵,都会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所以,修志工作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我们现在的和过去的县委、县政府负责,对我们所有编纂人员所付出的心血负责。大家要向优秀志书学习借鉴,吸纳精华;要向其他的兄弟县区学习,结合大名实际为我所用。希望大家全力以赴、通力合作,能够早日的给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孟凡雄在讲话中指出,地方志是历史。记史续志是对现代人负责,也是对将来人的负责。大名历史上就有良好的修志传统,有多部府志和县志传世。所以把我们前人好的传统继承下来,一点一滴,一步一步地把我们现在的的历史记载好。地方志是文化。历史是通过记载一段经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现象。方志办的同志们要下力量建好《大名史志》网,通过地方志书和网站全方位的展示大名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名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志是经济。地方志工作做好了,将对大名的经济工作有大的促进作用。大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比较丰厚,新一届的大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大名县宋府名城”这个口号,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搞旅游业,需要有硬件,如果没有历史文化的载体光只讲故事是没用的。但是,这个硬件载体上必须有文化、有灵魂,有故事、有传说、有历史文化积淀。这方面,方志办很有优势,大有可为。地方志工作是责任。现在,能真正静下身来,研究历史,认真写地方志,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是不行的。共同的责任,加上共同的兴趣把史志工作者们凝聚到一起,为大名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默默无闻的贡献着自己的才智,才使地方志工作能做到今天这么好,这是一种责任的驱使,内在的动力。 要再接再厉,争取在邯郸市东部,树立一个标杆。

市方志办主任尹延奇还通报了我市地方志工作的总体情况,对大名县的地方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前不久召开的全市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大名做了典型发言,树立“大方志”观念,加强“库、馆、网”建设,全方位开展方志工作的经验受到好评。希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出大成效。培训内容,由邀请的市方志专家组成员、峰峰矿区史志办主任李春社讲授了方志撰写的基础知识和资料征集方面的问题。
培训会还就《大事月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印发了《方志工作手册》、《大名县志编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征集续志大事记、人物、艺文资料的通知》、《“大事记”报送的具体要求》、《大名县各部门、各系统建国以来书籍出版情况统计表》等教材和文件资料。
2011年7月11日,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在其主办的《方志工作简讯》2011年第43期上,以《大名县召开纪念<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五周年暨方志工作培训会》为题,对我县召开的这次方志工作会议进行了报道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