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的东平、单县一带,有不少的岳王庙。这个岳王不是岳飞,而是大名县西司庄村的岳香。
岳香,名金堂,字老布,是清朝末年的武榜眼。他为官清廉,与民除暴,最后遭土匪杀害。至今。在大名杨桥一带,流传着他不少的故事。


西司庄村岳老布家遗留的上马石
窗外偷艺
西司庄村里有个刘举人,家大业大。他雇来个打拳卖艺师傅,教一班看家守院的人练武。岳香家里贫穷,投师无门,于是就每天夜里趴在窗外偷看,师傅教的一招一式,他都暗记在心里,人家散后他再到村外野地里去,一招一式地练习。天长日久,被师傅发现了。
有一天深夜,他看人家班散后,又去村外自练。正练得起劲时,忽见一个黑影噌地落在面前。没待岳香问话,嗖地一个扫荡腿打来。说时迟,那时快,岳香一个旱地拔葱,跳出一丈开外。厉声喝问:“你是何人?”
“打拳卖艺之人!”黑影收了招式,走近前来。
岳香仔细一瞅,正是那位师傅,扑通跪在地上:“请师傅指教!”
师傅扶起他来说:“你在窗外偷的,比我正式教的那班人身手还好。”然后又问:“你咋不到那个班上去学?”
岳香说:“我一来家穷,投不起师傅;二来,人家刘举人嫌我……”
“我明天给刘举人说说,到班上来吧,我收你为徒!”
第二天,师傅给刘举人一说,刘举人果然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此人吃的太多,我供养不起!”
岳香虽然身高码大,但他一个人能吃多少?师傅纳闷,问道:“岳香饭量再大,也不过一个肚皮,尽力吃能吃你多少?”
“师傅不知。”刘举人说道:“岳香一顿能吃五胳膊长的锅饼子!”
师傅一听,更为坚决,说道:“既然如此,我的工钱为他摊上!”
刘举人不好再说别的,只好允许师傅将岳香收进班里。
意外中举
岳香跟在师傅身边,学得更加刻苦。师傅叫他练腿功臂力,他就弄块三四百斤重的大石头,天天抱着练。原来双手抱着一块举上下,三年出师时,一个手指上挂上一块能走三里路,气也不发喘。后来耍一杆一百五十斤重的大刀,象搅个纺花车子,风雨不透。
这年,皇上开科,在京设下武场。师傅把岳香叫到跟前说: “岳香,你去京应试吧!”
岳香闻听有些吃惊:“凭我这武艺能行?”师傅说:“你的武艺不在我之下,不妨去试一试!”
岳香听了师傅的话,凑了点盘缠不够,怀里揣上几个锅饼子离开家乡。离京千八里路,没车没马的,没多少天,身上的干粮和盘缠就要快完了。他忍饥挨饿,咬着牙向前赶。不觉头晕眼黑,天旋地转,抑不住倒在路边。当他醒来时,一对要饭的父女偎在身边,正给他喂汤水。他说明了情由,要饭父女把自己要来的干粮,一下全数倒给了他。他感激得不知说啥好,双拳一抱,跪在地上:“大爷,小生如果考中,定报救命之恩!”
第二天进了比武场,岳香把要饭父女给的一点干粮吃进肚里。这点干粮哪能顶得住武场中剧烈活动?当他把一百五十斤重的大刀正耍在热闹处,抑不住又头晕眼花起来,一不小心,大刀脱手而出。他急中生智,一个鹞子翻身腾向空中,伸手把大刀揽了过来,没等大刀落地,他搭脚尖一挑,把大刀抓在手里,山水没露。
考场下来,监考官感到纳闷,问道:“岳香,你腾空抛刀那是哪一招?”
岳香说:“那叫空中揽月!”
监考官又问:“那飞刀落地呢?”
岳香随口又说:“那叫天鹅下蛋!”
监考官虽看出是破绽,但岳香对答头头是道,只得点了个二名榜眼。
认妹不收妾
岳香被点为武榜眼,但他时刻不忘那救过自己命的要饭父女。他想出去找寻,但因官高衙深,不让随便出门。
有一天他换了便服,悄悄走出府门。他到了那父女原来住的地方,那父女已不知去向。他就挨着城外的庙里寻找,连找了三天,不见人影。他寻了一圈,来到原来进京时的路口。在一座破庙前坐着要饭的父女。
岳香心里一阵喜,急忙跑向前去: “大爷,您咋来到这里?”
岳香问了一声,那父女没吭气,再问第二声,那父女俩转身进了庙堂,呼啦插上门闩。“大爷,我是岳香,您不认得我了?”
一连问了好几声,要饭老人才冷冷地说:“你是岳大人,俺是要饭的小民,不敢进见!”
“大爷,您咋这样见外呀?我可是出来找你找三天了呀!”
原来,要饭父女听说岳香中了榜眼,曾去投靠。到了府门,门官不但不让进,还给赶了出来。当官人说的再好,转脸就变呀!父女俩一伤心,发誓不再见岳香。如今听岳香说明了缘由,才开门相见。三人叙完了几天的离别情,临走时,岳香要给要饭父女银两,以做报答救命之恩。要饭老人扑通跪在地上说:“岳大人,小民并不希罕银钱,只是有一事相求,不知肯与不肯?”
岳香急忙扶起老人,说:“大爷,别是有一事相求,就是十件八件事,只要能办到的,我也答应!”
老人沉默了一会,涨红了脸说道:“我年已苍老,别无所求,只是身边有这小女兰儿,年已十五,无有依靠,今托附给岳大人,无妻做妻,有妻做妾,我心就足了!”
岳香一听可着了毛了,救命恩人,恩重如山,怎能把他的女儿做为妻妾?岳香是个重情之人,急忙说:“使不得、使不得!我来京时,昏在路边,是您父女救我一命,我应终生报答。我把兰儿认做义妹才妥!”
见岳香执意不肯把兰儿收为妻妾,要饭老人只得答应了岳香的要求。于是,岳香把父女二人收留在身边,当亲人一样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