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饮食
民风民俗
风味饮食
特色物产
民间工艺
古物遗存
风物杂记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风物图典 >> 风味饮食 >> 河北名吃“二五八”

河北名吃“二五八”(3)

发表日期:2011-6-21 22:33:13 作者:佚名 浏览数:

郭 八 火 烧

 

郭八火烧二毛烧鸡五百居香肠远近齐名,均以独特的风味和操作技术,驰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地的地、市、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饮食文化。

 


 

创业人郭致忠,祖籍大名城西大韩道村。老城内道口处原有一马时庄马姓回民老头开一火烧铺,郭致忠先在此处学徒,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又到北京(原叫顺天府)继续学艺深造。

 


郭八火烧创始人郭致忠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郭致忠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由于郭致忠虚心好学,经常外出拜师学艺,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提高火烧质量,好多达官贵人和游人品尝后都称之为府城小吃一绝。 走遍大江南北,再没有吃到过这样的火烧。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字,故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 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


郭八火烧铺创立时的旧址(大名府古城内道台衙门左边的关帝庙戏楼前)

 

郭八火烧作料齐全,制作精细。用料:以白面十斤计算,配白油七两半,香油七两半,花椒、小茴香、食盐适量。郭八火烧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白面用开水烫三成,改用温水把面揉匀和成面块,然后将面块擀薄加料卷合,并打制成园厚饼型,放在炉鏊上翻烤,边烤边刷油,经五六分钟后,火烤两面呈金黄色即好。 “郭八火烧的特点是:层多且薄、外表金黄油亮、呈现石榴籽状,吃起来皮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风味独特,层多且薄,出炉的火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每张上有二十五层至三十层薄如纸的面皮组成。

由于郭八火烧享有盛名,所以生意兴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在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食用郭八火烧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摆宴待客时,都少不了郭八火烧作为主食以后,     郭致忠的三个儿子郭瑞、郭廉、郭俊继承父业继续经营火烧铺。郭瑞字兆祥;郭廉字华品;郭俊字美斋。于1947年兄弟三人,各取自己名字中的一个字,将店铺改称为祥华斋火烧铺。虽经改名,但由于长期习惯叫法的原因,郭八火烧的美称仍在群众中广泛传颂。

 



 

1956年公私合营后,郭家火烧铺合并于大名县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郭瑞(字兆祥。公元19007——198510月)在县前街的高级食堂工作,继续制作火烧。他制作火烧精益求精,保持了郭八火烧的传统风味。1965年李先念主席视察大名时品尝了郭八火烧196643日周总理来大名视察时,也品尝了郭八火烧, 并亲自到制作房会见了郭八火烧第二代传人郭瑞师傅。称赞他打出的火烧手艺高、技术好,还风趣地说:老郭,你打的火烧真不错,我吃了一个半,谢谢你

 


郭八火烧第二代传人——郭瑞

郭瑞之子郭殿臣(公元1935年出生)。自幼跟班学艺,他继承祖业,八十年代承包了天兴火烧铺。他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打破了技术不外传的家规。不仅让儿子郭会东跟班学艺,还向从石家庄、魏县等地慕名而来投师的学徒认真传艺,并且为大名县饮食服务公司培养了六七名女操作手,都能独立作业。

由于郭八火烧享有盛名,所以郭殿臣承包营业后生意兴隆,他每天可打二百斤面的火烧,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郭八火烧第三代传人——郭殿臣

1978年公司为弘扬老字号饮食文化,在县城北关大名府路中段路南新建了一处二五八饭店(以当地名吃二毛烧鸡五百居香肠郭八火烧的简称为名)。把郭八火烧搬迁到这里,并单独设立了郭八火烧店铺。由第三代传人郭殿臣和第四代传人郭卫东经营管理至今。

 


郭八火烧第四代传人——郭卫东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郭殿臣同志,思想开放,广交朋友,不计个人得失,每年都拿出一些钱来,投入福利事业,进行捐款捐物。多次被大名县商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热心培养了数百名徒弟。其中197984魏县饮食服务公司专派学员张崇嘉、张润香、葛武林等三人学习一个多月掌握了制作技术。给郭八火烧铺赠金匾一块,上书:诚恳热情,技高实传19801014日肥乡县饮食服务公司派学员贾贵堂、吴林英,学成后,公司陈经理和常会计专程来店里送匾一块,上书:无私支援,友谊长存198011月先后有邢台沙河县的赵凤莲、李淑云;临漳县饮食服务公司贾双林、王瑞英等多人来郭八火烧铺学习取经。对来学者,郭殿臣师傅总是热情传授制作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四代传人郭卫东,出生于19677月,现为郭八火烧铺经理。他是百年老店郭八火烧第四代的唯一传人,从16岁即1982年春开始跟随其父郭殿臣学艺。他继承祖业,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制作水平和火烧质量。同时坚守信誉第一在保持郭八火烧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开发了火烧夹鸡蛋火烧夹豆腐火烧夹火腿火烧夹青菜等系列新品种。并研制出不同调料新配方,以适应南北不同口味的消费需求。使港、澳、台胞回乡探亲临走时,都要带上一些郭八火烧回去让亲友品尝,把火烧香味带到海外。

郭八火烧的技艺特点

作为百年老字号的郭八火烧,现制作火烧的炉具,采用环保型陶瓷碎片作为传热层,既卫生又干净,不用直接或烤火烟熏,属无污染环保食品。目前不但作为快餐小吃,而且各大饭店都订做一定数量的火烧供客人主食选用。家里招待亲朋好友也做为上品主食之用,重要节日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厚友。

郭八火烧的继承和发展情况

郭八火烧已传承六代人,制作技术不断创新,越来越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际友人,品尝该火烧后都赞誉:这里的小饼子太好吃了

2003313日,在《邯郸日报》上作了题为《大名传统名吃——郭八火烧》的专题报道。1985130日《河北日报》一版,发表了题为《膳食精英献高艺——燕赵风味飘省城》的文章。并对郭八火烧精湛的表演艺术,进行了宣传报道。当时郭殿臣先生率子郭卫东,分别进行了现场制作表演,并获嘉奖。

纵观郭八火烧铺120年的发展历史,郭致忠精心制作,之后又将制作技术传授于郭瑞、郭廉、郭俊三个儿子。郭瑞继承和弘扬了火烧的制作技艺,又传给次子郭殿臣。郭殿臣发展了祖传技艺,打破了艺不外传的家规,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郭八火烧作为百年老店坚守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家训。打出的火烧质量高、用料好、份量足,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喜爱。许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光临该店,过一把吃火烧的。这样,既方便了人民群众,又满足了市场需求。连年被市县商业局和饮食服务公司评为先进店铺;被大名县工商局、税务局、物价局等部门评为管理先进户纳税模范户物价信得过商店2003年被邯郸市商贸金融办公室评为邯郸名小吃2007112日在河北省冀菜饮食文化展演大赛中获得河北名小吃称号,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目前,郭八火烧名扬冀、鲁、豫、晋等周边省市。著名书法家李守诚老先生来店品尝火烧后挥毫题书:春浓花竟放,日暖鸟争鸣。鼓励郭殿臣把郭八火烧这门好手艺发扬光大,造福人民。著名书法家王乐同先生品尝郭八火烧后,用宋代王安石的诗予以鼓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02年山东泰安著名诗人书法家安廷山先生来大名讲学时,品尝郭八火烧后挥笔题诗:郭氏创业越百年,八面春风开笑颜。火红烟中撒香气,烧出名牌永流传。这首诗中巧妙地嵌入了郭八火烧四个字。台胞书法家王青山先生品尝火烧后即兴篆书:名店千家颂,美食十里香。并祝郭八火烧名扬古城,兴旺发达。并用南宫碑体书写了一幅对联:梦香饼香飘四海,春意生意满五洲。意为郭八火烧第四代传人郭卫东先生早日实现梦想,把郭八火烧名吃做强做大,让郭八火烧香飘四海,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让那些在国外工作的华夏儿女以及国外友人,都能品尝郭八火烧这一传统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