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饮食
民风民俗
风味饮食
特色物产
民间工艺
古物遗存
风物杂记
您当前位置:大名博览 >> 风物图典 >> 风味饮食 >> 羊群馓铺

羊群馓铺(1)

发表日期:2011-6-21 21:42:20 作者:佚名 浏览数:

作者简介:蒋林魁:男,汉族,1965年5月13日出生,大名县龙王庙镇甘庄村人。现任大名府都府文化暨大运河文化研究学会会员、大名县收藏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大名府古玩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羊肉卤馓,是大名县回族传统早餐食品。相传“馓”这种名小吃,本为南关清真寺中食品,在回族大节开斋节的时候,清真寺内做“馓”以招待穆斯林们。它是将熬稠的油浓“麦仁”浇上羊肉卤,泡入馒头或火烧,吃时浓香,肉味极佳。因其味美,慢慢传入民间。

大约清末民初的时候,南关老俵丹金玉做馓走街串巷卖,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馓锅和炉子,一头挑着羊肉卤子与碗筷馍馍等,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每年秋季开卖,入夏停。他做的馓味道好生意颇佳,经济有了盈余后,在南关开了一间门脸的馓铺,以经营馓和鸡肉卤面,这两种小吃,都是南关美味早餐的首选,可惜鸡肉卤子面已失传绝迹,难尝美味。丹金玉后来又把馓铺交给了丹三爱继续经营。再后来羊群接着干,因做馓的技艺精湛而名声大噪,生意达到极盛,现在传到丹波、丹家友,已历五代。

 

 
煮好的麦仁

 


  炒好的卤子

 


熬好的汤

 


待客的馓

 

其实把“喝馓”改成“吃馓”似乎更准确些,与饭后下食的汤水是不同的,但大名人一律说“喝馓”,而不说“吃馓”。这东西确实也连汤带水,吃起来唏唏溜溜如同喝粥一般,所以这里就索性原汁原味的说“喝馓”。

大名人把“馓”字读作sa,但字典里却读作san伞,说的是一种油炸的面食品,与本文的“馓”毫不相干,究竟是字典太小收字标音不全,还是大名人的发明读音,答案毋庸质疑是后者。

馓铺每天都是座无虚席,生意颇为兴隆。外地客商到大名公干之余,众皆相约慕名到南关喝馓,以饱口福。当然少不了本地向导的美言,南关一家馓铺做的馓如何如何有名,味道如何如何鲜美,言下之意就是到大名不去南关喝馓,实如到西安不品“老孙家”的羊肉泡馍、到保定而不品尝“李记”的冰糖葫芦一样,真是白来大名一趟。未曾谋面的馓,光听着就是如此的神秘撩人,你不妨到南关一品,管君大饱口福,不虚此行。